《百喻经》“故”字用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百喻经》“故”字用法研究

李笑笑

李笑笑中央民族大学

摘要:在对《百喻经》“故”字数量统计的基础上,对其用例进行梳理和解释,其用法有4类,即名词、形容词、连词和副词。其中名词用法最为普遍,指“原因、根由”。

关键词:百喻经,故,用法

前言

目前《百喻经》相关研究主要是在词汇、语法、版本、宗教及文学等方面。早期柳士镇(1985)、邹德雄(2000)对《百喻经》中的语法现象进行了探索。后有程倩云(2013)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分析《百喻经》中的补语;陈洪(2003)、王孺童(2011)、赵纪彬(2012)主要讨论版本、校勘和文学故事等问题。梁融融(2013)以《百喻经·猕猴救月》古今版本为研究材料,比较字词句特征和差异。郑贤章,谭晓芳(2018)考释了词语“真实”,认为在《百喻经》中原文应为“真宝”二字,“真实”属传抄讹误所致。

词汇方面,吴泽顺(1987)、王艳芳(2007)、杨世勤(2012)分析了《百喻经》中的复音词;唐为群、张咏梅(2000)考察了“我、尔、他”3个代词;凌敏(2008)、刘亚(2009)分类考察了经中的动词;郭端平(2013)系统分析了《百喻经》中的虚词,分别介绍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也有“故”字的相关研究;唐为群(2004)、邓慧爱(2010)、廖加丰(2017)分别考察了“都、相”“尽、悉皆、咸皆”和时间副词;尤慎(1994)、顾劲松(2009)先后考察了《百喻经》中的“得”字;张悦(2002)、朱玲(2012)分别考察了经中的“已”“之”字的用法;姜双明,高玛力(2007)考释了经中词语“顿、向、驱逐”,吴建(2010)考释了“痴”和“愚”,认为在南朝齐时“痴”在口语中已经取代“愚”;《百喻经》中的词汇研究较多,但“故”字的系统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因此把“故”单列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用法和使用情况。

《说文解字·攴部》:“故。使为之也。”段玉裁注:“俗云原故是也,凡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即“故”字的本义是“原因、根由”,作名词用,并由此虚化。以高育花(2002)对“故”字的分类为标准[大致分4类,分别是名词、形容词、连词、副词。]对《百喻经》中的“故”进行分类。“故”字共出现94次,其中名词用法59次,连词用法24次,副词用法7次,形容词用法4次。

一、名词用法

“故”,可用来指原因、根由或过去的人或事物。这种用法在《百喻经》中最为常见,共有59次,但全部指“原因、根由”,不指“过去的人或事物”,多放在句末作补语,不承担主要句子成分,可译为“……的原因”。选代表性用例列举如下:

(1)所以美者,缘有盐故。(1.愚人食盐喻)

(2)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8.山羌偷官库衣喻)

例(1)中的“缘”译为“因为”,是一个因果连词,用于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或后一分句,例(2)中的“然”是转折连词,用于后半句的开头。均用以申说原因。

(3)如彼愚人,以盐美故。(1.愚人食盐喻)

(4)犹向愚人,为得财故,言是我兄。(7.认人为兄喻)

(5)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复如是。(25.水火喻)

例(3)中的“以”也可译为“因为”,是一个介词,用以引介原因,经常形成“以是之故”、“以……故”的固定格式来表示原因,通常情况是前置。例(4)中的“故”与介词“为”搭配,构成“为……故”结构。这种名词用法在《百喻经》中次数最多,共出现16次。例(5)中“由”和例(3)中的“以”一样,也是介词,“故”字与代词“是”和助词“之”连用,表示“这个缘故”,承接上文中的具体原因,具有强调意味,这种用法在文中共出现6次。

以上5例,都是“故”前有“连词/介词+动宾/主谓/状中短语(说明原因)”结构,多作目的状语或原因状语。当然也有不加连词或名词的情况,在《百喻经》中共有11例。如例(6)。

(6)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18.就楼磨刀喻)

(7)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5.渴见水喻)

(8)长者语愚人言:“汝何以故,蹋我唇口?”(57.蹋长者口喻)

例(7)中,“故”与“何”搭配构成“何故”,指“什么缘故”,对原因进行提问,此种用法共10例。例(8)中“汝何以故”其实是此种用法的变形。

(9)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8.山羌偷官库衣喻)

(10)如彼小儿贪少味故,一切所有,贼尽持去。(92.小儿得欢喜丸喻)

以上两例,“故”通常后置,用于原因小句。

二、连词用法

作连词时,表示小句或句子之间因果关系。相当于“因此、所以”,这种用法共有24次,其中,与指示代词“是”组成“是故”构成一个新的因果连词,只能用于结果小句,通常用于句首,承上句,表示上句原因产生的结果。这一用法有12次。用例列举如下:

(1)有愚人法,杀善男子,诈现慈德,故使将来受苦无穷。(11.婆罗门杀子喻)

(2)法雨无障碍,缘事故不闻。(59.观作瓶喻)

(3)此水机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5.渴见水喻)

三、副词“故”用法

“故”字作副词,可作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和情状方式副词。郭瑞平(2013)认为《百喻经》中的副词经常存在兼类现象。“故”兼作时间副词和方式副词。但笔者认为“故”在经中只有作情状方式副词这一用法,共出现7次,其中又分为以下3类。

1.表示动作行为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专门进行或在存心有意安排下进行的,相当于“故意、特地”,这种用法共有两处,举例如下:

(1)如是愚人,为小名利,便故妄语,丧沙门道果,身坏命终,堕三恶道。(86.父取儿耳珰喻)

(2)为少名誉,及以利养,便故妄言,毁坏净戒,身死命终,堕三恶道。(96.诈称眼盲喻)

2.表示动作行为或状况本来就是如此,相当于“自然、本来”,此用法文中共有1处。

(1)後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34.送美水喻)

这里的“故是一道”译为“原本就是同一条道路(就是菩萨乘这一乘)”郭瑞平(2013)将此句中的“故”字归为语气副词,表示强调语气。

3.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没有什么变化,保持原状,相当于“依然、仍然”,这种用法文中共出现4处。其中“何以故来”出现两次,均在《饮木桶水喻》中出现。

(1)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4.妇诈称死喻)

(2)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34.送美水喻)

(3)便嗔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38.饮木桶水喻)

其中用例(1)中“犹故”是一个固定搭配,表“依然、依旧”,这里把它归入此类。

四、形容词“故”用法

“故”字作形容词时,其含义是“旧时的、原来的”,文中只有4处。

(1)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0.引言)

(2)昔有贼人,入富家舍,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种种财物,为智人所笑。(23.贼偷锦绣用裹氀褐喻)

例(1)“如故”译为“像原来的样子”“跟原来一样”作状语。在《饮木桶水喻》(水流如故)和《二鸽喻》(还复如故)中也有此用法。在这里把“故”看做形容词“原来的”,“如故”即“像原来的”,省去定语中心语。例(2)“即持用裹故弊氀褐”译为“就用来包裹他那些破烂的毛织衣服”。这里也是“旧事的”意思。

总结

《百喻经》中“故”主要用作名词、连词和副词,其中名词用法最为常见,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用法较普遍,且一直沿用到近代汉语。形容词的用法仅有4例。其中“如故”在现代汉语也有使用,如“一切如故”。副词的用法最为复杂,表示“动作行为是在存心有意安排下进行”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被双音节词“故意”所替代。

参考文献

[1]郭瑞平.《百喻经》虚词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周绍良.百喻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王月清,范赟注译.百喻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江苏:凤凰出版社,2015.

[5]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故”探微[J].唐都学刊,2002,(01):111-114

[6]程倩云.《百喻经》中的补语[J].文学教育(中),2013(02):12-13.

[7]朱玲.《百喻经》“之”字用法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09):27-

28.

[8]邓慧爱.《百喻经》中“尽”“悉皆”等副词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02):116-117.

[9]吴建.从《百喻经》看常用词“愚”和“痴”的历时替换[J].语文学刊,2010(01):72-75.

[10]顾劲松.《百喻经》“得”字用法与涟水方言[J].文教资料,2009(18):191-193.

[11]刘亚.《百喻经》动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12]凌敏.《百喻经》动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13]唐为群.《百喻经》中的副词“都”和“相”[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3):269-272.

作者简介:李笑笑(1996.06-),女,汉族,河南周口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中国北京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