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HPLC法测定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杨雷黄霞丽

杨雷黄霞丽(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襄樊441021)

【摘要】目的建立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氨基柱(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溶液(磷酸:三乙胺:水=2:1:97)-乙醇(75:15:10);流速为2.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20μL,理论塔板数按氧化苦参碱计不少于2000。结果氧化苦参碱浓度在0.4814~101233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98%,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苦参素注射液氧化苦参碱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9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96-01

苦参素是从中药苦参中提取分离纯化的混合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肿瘤治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等。本实验参照文献[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该方法快速、稳定性、重现性好。

1仪器与试药

SDP-10AVP-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BT25S电子天平;苦参素注射液(市售品,批号分别为20100207、20100208、20100209,规格:6ml:0.6g),氧化苦参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780-200405),乙腈为色谱纯,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紧密称取经P2O54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氧化苦参碱对照品10.03mg,置25ml的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再精密量取储备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2ml至100ml的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2.3空白溶液的制备:

取只含辅料的空白样品2ml,按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制备空白溶液。

2.4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为Spherisorb氨基柱(4.6*150mm,5μm),流动相:乙腈-磷酸水溶液;流速:2.0ml/min,拄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20μ。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空白溶液各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并记录色谱图,结果,氧化苦参碱与其他成分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空白辅料溶液色谱在氧化苦参碱峰保留时间处无色谱峰,即空白无干扰;理论塔板数按氧化苦参碱峰计,不低于2000.

2.5线性关系:

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储备液1.5ml、2.0ml、2.5ml、3.0ml、3.5ml,移入25ml的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各进样20Μl.以氧化苦参碱峰面积值为纵坐标,以氧化苦参碱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371274X-59594,r=0.9999.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4814-1.123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2.6精密度试验:

取上述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积分值,结果,对照品溶液锋面值平均值为238194.0,RSD为0.32%(n=6),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7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在配置后放置0h,2h,4h,6h,8h,分别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积分值,结果,供试品溶液主成分峰峰面积的RSD为1.1%,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8小时内主成分稳定。

2.8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溶液6份,分别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得6份供试品,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其平均含量为99.95%,RSD为0.76%,n=6,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9含量测定:取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

3讨论

3.1检测波长的选择:

以氧化苦参碱对照品溶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在20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220nm处为肩峰。由于溶剂在波长206nm处有吸收,对样品分析有干扰。故选用220nm作为检测波长。

3.2苦参素注射液原标准中,样品需先经717苯乙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氧化苦参碱,在采用硫酸滴定液进行滴定,方法繁琐: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较好的测定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标准[S].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十六册:365.

[2]刘铮,王莉.苦参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中国新医药2003,2(4):66

[3]杨凤珍,吕毅,姜秋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素注射液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1997,12(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