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静脉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黄丹丹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443001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的88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0例,观察组建立静脉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投诉率及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投诉率及纠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静脉输液小组;护理风险管理;临床效果

近年来,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医疗护理风险事件呈上升趋势,成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巨大挑战[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各大医院提出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系统,能有效的减少输液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且提高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本文就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的88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0例,观察组中男260例,女180例,年龄2-77岁,平均年龄为(63.19±12.16)岁;对照组中男255例,女185例,年龄3-78岁,平均占(59.19±11.2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建立输液护理规章制度:包括告知特殊药物使用制度;正确使用输液器具制度;管理过敏皮试结果制度;处理风险事件曝光制度;严格执行医嘱制度;护患良好沟通制度[3];整理并书写病历制度;安全护理制度;适当处理医疗废物制度。

1.2.2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在核实患者姓名时要严谨,反复向患者确认,避免药物给错或换错意外状况发生,同时还能给予患者给药的确切信息,提高患者对此次输液的重视度并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1.2.3规范操作流程:严守无菌操作进程,输液现用现配,不可久置不用;护理人员尽量选择适宜的静脉进行输液;输液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控制适宜输液速度;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停止输液。

1.2.4良好护患沟通[4]:输液前,了解并核实患者过敏史及输液药物的准确性并以耐心的态度告知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可能发生的纠纷;输液时,适当巡视,对儿童及老人应给予特殊照顾,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并汇报。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投诉率及纠纷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5.6%)显著低于对照组(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的风险事件详细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院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人们越来越重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不再把静脉输液看成一种简单护理。静脉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伤害而且影响医院给予患者的信任问题,降低医院的社会效益[5]。

传统的一般护理常因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不足而产生对于输液器具使用不当、对不同种药物使用途径不完全了解等问题,最终导致不规范的操作,给患者带来巨大身体伤害的同时,还给患者造成了超额的经济损失,降低了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为避免输液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输液质量,建立了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系统而规范的进行输液过程。输液前,实行严格查对制度,做到反复核对患者信息及药物信息,避免出现药物使用过敏及给错药物的意外事件发生;输液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过程施行,不可使用久置药物,并加强巡视,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给予特殊照顾;护理人员要定期接受操作规程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极为重要,为整个输液过程提供便利,使患者能在舒适安心的氛围下顺利完成输液。

本研究中静脉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有效的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志荣,彭长玲.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88-389.

[2]广清,赖兰萍,门俊辉.规避实习护士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7(6):58-59.

[3]李素丽,刘燕,杨艺,等.静脉输液小组干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21-222.

[4]马桃梅.浅谈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27(5):51-53.

[5]祁薇,刘妹.静脉输液小组用于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3):6889-6890.

[6]张顺英.静脉输液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J].临床监护.2015,15(14):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