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

彭素容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545001

【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影响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文章针对临床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从行为与发展干预、药物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等层面分析了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从而形成了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情况的深刻认识,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患儿;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治疗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是一种以社会交往功能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等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ASD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由外部环境因素(母体疾病、早孕期受致畸原影响、围生期损伤等)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ASD的发病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女性儿童患病比例约为5:1[2],研究显示,儿童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主要发病群体,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占据了绝大多数。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报道越来越多,并且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儿童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给临床疾病的治疗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成为当今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健康问题[3-5]。从临床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研究来看,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对行为与发展干预,给予药物治疗以及实施高压氧治疗等是常见的手段[6-7]。为此,本研究将有针对性地展开探讨。

1.行为与发展干预

1.1以促进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干预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方面,该手段是人际关系干预治疗的主要方法,其理论基础是认为心理理论缺陷与共同注意缺陷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核心缺陷[8-9]。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目的是通过改善患儿的共同注意能力,使患儿加强对他人心理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患儿的社会交往、交流能力[10-11]。在实施的过程中,先要对患儿的人际关系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再依照评估的结果,根据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育规律行目光接触-社会参照-互动-协调-情感经验分享-享受亲情友情等训练。地板时光方面,其实质是通过游戏进行治疗,属于一种游戏疗法[12-15]。主要是通过成人与儿童间的互动游戏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社会交往、交流障碍。

1.2以技巧发展为基础的干预

图片交流系统方面,主要训练对象是因语言有限或无语言而导致沟通障碍的儿童[16]。相关研究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善于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因此视觉工具是补偿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听觉加工、顺序和组织方面困难的有效工具。操作原理是教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使用图片系统来应对简单的问题[17]。社交故事方面,更多针对的是社交领域方面的内容,用于改善患儿社交障碍的手段。

2.药物治疗的干预

2.1易惹激、自伤等行为的治疗

国内研究显示,利培酮可显著减少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改善其睡眠障碍,且能提升患儿的认知、语言能力。其常见的副作用有疲劳、嗜睡、遗尿,部分有颤抖等锥体外系反应[18]。阿立哌唑同样应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治疗中,随机对照研究示阿立哌唑可改善患儿的易激惹行为,用药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主要副作用为体重的增加、嗜睡和锥体外系反应,但其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19]。

2.2对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的治疗

ω-3脂肪酸是一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多种神经递质传递过程,抑制氧化应激,降低大脑神经元凋亡水平等作用,初步研究表明ω-3脂肪酸可能会减少合并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多动症状[20]。

2.3睡眠障碍的治疗

研究表明,相较于正常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睡眠质量普遍不佳,将近44%-83%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睡眠质量[21]。西医在治疗自闭症儿童睡眠障碍时除了使用镇静剂外,近年来褪黑素也较为广泛地用于治疗自闭症儿童的睡眠问题[22]。褪黑素是一种动物松果体产生的胺类激素,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等作用。临床研究认为自闭症儿童的睡眠障碍可能与褪黑素失调有关,部分自闭症患者血中褪黑素水平下降、昼夜节律消失[23]。除此之外,具体的干预措施还包括消光技术、积极的就寝时间和计划醒来等[24]。

3.给予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指的是将患者置于高于1个大气压,氧含量为100%的高压氧舱中,通过提高血氧分压、抗炎、抑制氧化应激等机制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25]。在Rossignol等[26]研究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前均降低,且初始CRP水平越高,降低越明显。提示高压氧治疗可能通过抑制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神经细胞炎症起作用。同时,在治疗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动机、语言表达和认知意识有改善。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刻板与重复行为等。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背景下,临床对其研究也逐渐增加,从而为临床治疗的开展提供更为科学且准确的参考。

参考文献:

[1]Bonnet-BrilhaultF.Autism:anearlyneurodevelopmentaldisorder[J].ArchPediatr,2017,24(4):384-390.

[2]BairdG,SimonoffE,PicklesA,etal.PrevalenceofdisordersoftheautismspectruminapopulationcohortofchildreninSouthThames:theSpecialNeedsandAutismProject(SNAP)[J].Lancet,2006,368(9531):210-215

[3]王冬青,张嵘.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临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9):698-700.

[4]杨涛,王垭,刘娟,等.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家庭负担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6,74(6):1147-1151.

[5]陈亦乔.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饮食行为异常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2):161-163.

[6]朱静.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9):956-958.

[7]杨玮.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36(18):25-27.

[8]赵琴.经颅磁刺激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9):907-909.

[9]徐祥清,王克威.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8,30(3):589-590.

[10]刘霞,马明华,田薇薇,等.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7,25(8):570-574.

[11]邱晶晶,童雪涛.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3(8):45-46.

[12]姚小雪,兰继军,朱海腾.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4,18(10):156-159.

[13]朱平,吴广霞,王永霞,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4):588-590.

[14]柯晓燕.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新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8):563-567.

[15]李春阳,徐秀.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眼动追踪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2):1278-1280.

[16]李珂,江晓东,李斐.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胃肠道问题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2):957-960.

[17]刘丹丹,王文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眼动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6,16(6):203-204.

[18]郝贵峰,唐茂芹,庄惠娟,等.针灸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15(4):1666-1668.

[19]宋丽华,孙志刚,李素水,等.孤独症谱系障碍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6):419-421.

[20]盛娟,钦松,郭伟,等.孤独症谱系障碍病因、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12(1):32-34.

[21]刘静,徐秀.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发现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25(23):1775-1777.

[22]卢茜,邓猛,梁焕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的研究:回顾及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1,(3):36-41

[23]WirojananJ,JacquemontS,DiazR,etal.Theefficacyofmelatoninforsleepproblemsinchildrenwithautism,fragileXsyndrome,orautismandfragileXsyndrome[J].ClinSleepMed,2009,5(2):145-150

[24]WoodB,ReaMS,PlitnickB,etal.Lightlevelanddurationofexposuredeterminetheimpactofself-luminoustabletsonmelatoninsuppression[J].ApplErgon,2013,44(2):237-240

[25]邹小兵.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4,28(8):715-717.

[26]樊越波.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2(11):1044-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