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谈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

梁虹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率。这表明急诊护理流程让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更有专业性和针对性,通过该流程的实施,实现了对传统护理内容的优化。从本次的研究来看,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早期急救和诊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8-0130-02

作为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正随着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发展而明显增多。随着生活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脑梗死有从老年群体向中年群体转移的趋势[1]。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一旦发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2]。因此,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措施。对照组6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58.6±5.4岁;观察组6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7.1±4.8岁。两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即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措施如下:

1.2.1建立优化流程小组

选取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较高的医护人员组成急诊护理流程工作小组。成员间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的病情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急诊护士负责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关键护理工作,专科医生则负责组织和实施抢救工作。合理安排值班事宜,确保24h不间断值守。

1.2.2接诊评估

预检护士在接收患者后,第一时间对患者病况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意识、语言、肢体功能及面瘫等情况,并向小组成员进行通报,及时启动急诊抢救流程。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创建静脉通道,做好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工作,并由专人负责标本检送,进行CT、心电图等检查工作,以便及时、准确做出诊断[3]。

1.2.3明确病史、病情

护理人员除了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病况评估外,还应进一步对患者的近期病况进行了解,询问是否出现外伤或者出血等情况,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介入溶栓的各项适应证。护理人员在明确患者的溶栓指征及病况后,为其开通两条通道,对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等情况进行持续、密切观察,加强用药指导,成功溶栓后送入病房。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护理效果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包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急救效率指标对比

3结论

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疾病,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急、病程进展快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虽然随着今年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升,但许多患者仍会出现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甚至陷入植物生存等情况,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来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及时、高效、准确的诊治工作是核心原则,最有效的方法则是溶栓[4]。为了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效率,需要高效的护理流程作为保障。与常规的护理相比,急诊护理流程进一步明确了各个护理人员的责任,形成了协同分工合作的良好局面,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使得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5]。此外,急诊护理流程还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率。这表明急诊护理流程让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更有专业性和针对性,通过该流程的实施,实现了对传统护理内容的优化。从本次的研究来看,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早期急救和诊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效果的探讨[J].李海平.全科护理.2017(23)

[2]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观察[J].裴玉荣.内蒙古中医药.2016(16)

[3]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观察[J].潘开菊,叶秋梅,曹小红.基层医学论坛.2017(36)

[4]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提高危重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作用[J].王敬军.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7)

[5]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中的效果[J].陈方,周萍.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