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与微情境教学法结合在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教学中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课前预习与微情境教学法结合在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教学中的探讨

王艳李姮瑛(通讯作者)蒋桂荣

(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受到关注。为适应护理教育的课程改革需要,本文旨在探讨课前预习与微情境结合在中职护理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希望能培养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护理学生。

【关键词】课前预习;微情境教学;护理教育;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91-02

微情境教学法是将情境教学法精简化,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多个小的真实、生动医学场境,结合描绘性语言,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护理知识的记忆、理解、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方法[1]。在历时一年针对中职护生传统教学与微情境实验教学探索中,在继承、借鉴、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平等探索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我评价巩固成果——求异探新延伸问题),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1.方法

1.1预习程序

1.1.1复习旧知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产生学习的需求。而且要求在下节课前一定要导入让学生回答,因此,学生需要养成主动预习与复习相结合的习惯。既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又能运用辩证思维与新知识有效衔接,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1.2钻研教材,发现问题新内容本身需要通过认真钻研,尽量读懂、读透、挖掘,深化,同时找出不能理解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或在课中找老师来解答,通过设疑-质疑-释疑的学习方法高效进行预习。

1.1.3技巧性做笔记阅读全文时,可选择读、思、图、画、查多种方式做笔记。用不同颜色,不同符号标识出关键词;预习对照记忆知识点,画表格让知识变得一目了然;背诵知识点,学会编制特色口诀,便于快速高效记忆。用问号标识或笔记记录不明白的地方;含义深刻的句子旁边可加批注,写出自己的看法等等方法来做预习笔记,便于理清知识框架,提高课中主动参与性。

1.1.4完成课后练习题完成预习知识的练习题,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又可以发现新问题,为课中学习打好基础。

1.2激发预习兴趣

护理教育课程量大,内容多以死记硬背为主,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激发预习兴趣,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把微情境融入在预习中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其快速应变能力。

1.2.1转变对预习的认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如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更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其体会感想。也可以用书报,视频,社会热点新闻等方式宣传,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1.2.2建立预习激励机制结合班级、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对于预习做得好的学生,可以免除简单作业,也可选择加平时分,或在学期末评为最佳学生,借学校名义授予相关荣誉称号,也可提供给这些学生参赛、培训等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鼓励指导,这样学生的预习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

1.2.3分层布置预习作业因学生学习基础具有差异性,布置预习作业需科学设计,基础较差者要求读懂字面意思,标出关键词;基础较好者,要求其收集更多相关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预习效率。

1.3教师指导预习方法

指导成功开展微情境教学关键是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情境可由教师编制,也可由学生自行编制。为避免学生养成草率预习的坏习惯,且让微情境更加真实地淋漓尽致展示,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恰到好处地“扶”一把,巧妙地“穿针引线”让学生感受到预习带来的喜悦。

1.3.1实施小组制学习制定兴趣分类表,在班级学生群中进行调研,将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如活泼与内向、老实与刁顽、墨守陈规与敢于创新等人群平均分配。并且实施小组组长轮流负责制,负责总结预习的关键性知识,负责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成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3.2提供多样性资料创新预习方法,让预习形式多样法,需要提供趣味性强的相关资料:临床案例、精典课件、社会舆论热点、当下各种“潮”点----娱乐节目、大众偶像、电视剧、电影等。学生通过书本、实验、调查、观察、收集资料等方式预习,拓展思维,能够自编出更多更好小情境,让预习轻松快乐进行,也丰富了微情境方式。

1.3.3严格检查预习效果采用查看学生预习笔记、课堂提问或测试等方式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预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参照评价标准表(教师在课前拟定好),评价可以采取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总评等形式,以评价促预习,以评价增效果,以评价导习惯[2]。同时还需明确奖惩制度,既能惩罚不自觉预习的学生,也能为表现好的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1.4预习与微情境有效结合

教师在课前将微情境数量、包含时间、主题、创设问题发放到各个小组,微情境多以学生自行编制为主,方式不限。小组成员间讨论、共同编制,学会提出问题。若是教师创设的微情境可通过视频或文件的形式发放到各个小组,结合相关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解决问题。

2.讨论

教学实践证明善于自学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体现在课前预习和课后两个复习方面[3],但中职护生学习基础薄弱,缺少明确学习目标,缺乏学习主动性,几乎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因此,课前预习是微情境教学的必要环节。充分的预习能提高听课质量(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讲水平、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充分的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充分的预习可使教师更容易找到教学重点亦可拓展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4]。充分的课前预习与微情境教学结合,无论是在培养自主独立学习能力或解决问题能力上,还是在培养团队意识或创新意识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1课前预习与微情境教学结合的成功之处

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师生间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共同探索新知,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中职护生一改以往的倦怠学习心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让基础薄弱的中职护生学习变得更轻松。

2.2课前预习与微情境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微情境教学营造了真实、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微情境的创设需要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完成,有利于师生在课中平等探索讨论,有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也为课后求异探新延伸问题链奠定基础。课前预习中,小组制讨论式创设问题微情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沟通与协作能力,小组组长轮流实施增强了学生责任感。职业人群中最被重视的将是个人能力(即文凭、职业认证、同行认可三项标准的共同评价),可见课前预习与微情境结合教学符合社会需求护理人才能力培养,是中职护理教育所需要的教学。

2.3课前预习与微情境教学结合,对教师素质要求高

教师角色由主体转变为主导,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引路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创设好的问题微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势必要求教师也应具有高素质和高能力。只有教师的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教师自己不断学习,自主地钻研探索教学规律,才有可能影响学生自主的学习和钻研;只有在充满生命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教师应终身学习。

2.4课前预习与微情境教学结合,需要知识渠道多元化

课前预习获取知识不仅来源于传统学校、社交及个人环境,在线内容也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如搜索引擎,网络百科,知识社区等渠道。知识渠道多元化拓宽了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习的创新,微情境教学因此更加灵活地开展。

【参考文献】

[1]蒋桂荣.微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课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8):56.

[2]绿怀刚,战明侨.急救护理模拟病人情境教学法杖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9):89-91.

[3]胡蓉花.浅谈现代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及教育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2(8):95-96.

[4]栾娜,胡晓,吕晶,徐晓娜,邱丽丽.课前预习对中职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效率的影响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