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莫替丁临床应用状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法莫替丁临床应用状况分析

阳小姣1杨雨婷2钟国寿2(通讯作者)

(1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2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法莫替丁在我院3年内的用药合理性。方法:查阅文献,通过实际工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我院采用法莫替丁片剂和注射剂两种类型,其中片剂普遍使用于门诊,注射剂普遍使用于住院部。分析3年以来的处方,发现我院法莫替丁存在用法用量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的现象。结论:在法莫替丁使用中,需严格把握适应症,保证合理用药,保护患者安全。

【关键词】法莫替丁;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209-01

法莫替丁是继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后的第三代组胺H2受体拮抗剂,对H2受体亲和力高,对基础分泌及因给予各种刺激而引起的胃酸及胃蛋白酶增加有抑制作用[1]。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也可预防和治疗应激反应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法莫替丁主要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临床上常规剂量为成人20~40mg/日,小孩0.8mg/kg/日[2]。因其与H2受体亲和力高,理论上法莫替丁的适应症应比较明确,但临床工作中仍有诸多不合理用法,为探讨法莫替丁使用的一般规律及用药特点,本文统计了我院该药近3年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检索我院信息系统数据库,收集2015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法莫替丁的详细使用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查阅近三年处方点评资料,筛选出其使用不合理的案例。

2.结果

2.1剂型分布

我院法莫替丁主要有注射剂和片剂两个剂型,使用数量情况对比参见表。

2.3病种分布

我院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消化性溃疡出血(上消化道、食管);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药后保护胃肠道;急慢性胃炎。

2.4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1)一般手术:主要包括骨折内固定术、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无其他消化道不适症状,选用注射用法莫替丁,旨在预防应激性溃疡,使用疗程长达4-7日,这类病例存在用药指征不足,疗程偏长;(2)皮肤疾病:主要诊断包括瘙痒症、湿疹、荨麻疹、皮炎,选用法莫替丁片,该药无抗过敏作用,选择该药不合理;(3)其他情况,主要诊断包括呕吐待诊、头痛待诊、高血压和脑供血不足、眩晕综合征、胆囊结石,用药选择法莫替丁片或注射用法莫替丁,都属无适应症用药;(4)用法用量不合理,例如诊断为慢性胃炎,法莫替丁片用法为“20mg口服tid”,给药频次不合理。

3.讨论

综合我院法莫替丁的使用情况,两种剂型使用量差距不大,其中门诊较多使用片剂,住院较多使用注射剂,符合门诊和住院的疾病分类和用药特点。住院科室中,注射剂使用量排名依次是外二科、内二科、内一科、外一科,儿科和妇产科几乎没有使用。消化内科较其他科室使用量少的原因可能是对于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医生更倾向于选择抑酸效果更强的PPI制剂,而其他外科由于疾病或治疗药物对胃黏膜有损害而选择法莫替丁起到保护作用。

我院法莫替丁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是对适应症评估不恰当。在一般手术中长疗程使用法莫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存在用药过度,根据指南《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版)》提示预防性应用应伴有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严重创伤、多发伤等高危情况,我院不合理病例均不存在以上高危情况。在皮肤科不合理的应用病例中主要认为法莫替丁有抗过敏作用,此药是组胺H2受体拮抗剂,对分布在皮肤的组胺H1受体几乎没作用,无法起到抗过敏作用。

由于临床的广泛应用,法莫替丁的ADR类型较多,发生率也较高,较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一般经过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恢复正常[3]。

综上,在使用法莫替丁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握适应症,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高舒达临床协作组.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10-413.

[2]苏彦斌.法莫替丁注射液中主成分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改进[J].中国药房,2013.24(32):3058-3060.

[3]汪建龙.法莫替丁的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5):985-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