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优化设计思路探讨裴正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建筑给水排水优化设计思路探讨裴正阳

裴正阳

广东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房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保证施工图纸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保证建筑工程具备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也尤为重要,同时也要为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便利性。基于此,将建筑给水排水的优化设计落实到实处,不仅能满足给水排水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而且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以及人性化的服务。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优化设计;思路探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品质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建筑给排水设计也慢慢符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满足我国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优化给排水设计。具体来讲,建筑给水排水的优化设计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后期维护管理和使用、绿色环保、以及节水节能等方面,并制定出最为优质的设计方案。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给水排水的优化设计思路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1建筑给水排水的优化设计思路

1.1生活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在设计生活给水系统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水质的安全性,而且也要保证给水方案具备可靠性特点。以某地区的供水方案为例,该地区供水方案分为高低区,低区的一层和二层是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的,而高区的三层~六层则是通过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之后开始供给的,采用这种供水方案主要是该地区周边的市政给水管网,无法为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使用提供便利性,再加上甲方对投资和占地有着一定的要求,经过通过综合对比之后选择了该方案,另外这种供水方案也是经过当地供水部门批准许可的。本文深入分析该地区的实际功能,如果采用这种供水方案,一旦该地区出现停水的现象,会对该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以及重要用水部门的用水产生直接影响,由此可见,该供水方案并不适用于建筑工程。综上,针对公共建筑来讲,一旦其出现停水现象,那么便会引起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变频供水设备和生活储水箱的供水方式会更加妥善,同时其供水方案的安全可靠性要更加突出。

图一生活给水系统。

1.2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思路

消防水泵房、以及消防给水系统对人们生命安全有着重中之重的影响。现阶段,绝大部分工程在消防水泵房内采取的防水淹没等相关措施,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去执行,从而为给水系统和水泵房埋下了安全隐患。具体来讲,消防水泵房内应设置一定的集水坑,并且应保证坑内有两台潜水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同时,也要有一台备用潜水泵,针对选择潜水泵的提升流量来讲,应保证其大于或者等于消防水池的最大的补水管流量,并且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启动报警水位双泵。现阶段,在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选择潜水泵流量。以某地区某高层建筑项目为例,该高层建筑商在选择消防给水系统方面上,为了实现节省占地面积和投资选择了以下供水方案,首先,在设计A、B两栋高层办公楼施工图纸的过程中,将消防水泵转输水箱设计在A座高层办公楼的避难层,其主要是为了方便A、B两栋高层办公楼同时使用供水系统。但是如果对该供水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便可以发现,无论是物业管理和产权归属,还是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消防队员使用的便利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内部一旦发生火灾,会消耗掉大量的疏散时间,再加上消防云梯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只能通过内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处理,由此可见,消防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极其重要。综上,将消防水泵转输水箱串联供水分别设置在A、B两座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消防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图二消防给水系统。

1.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思路

只有保证屋面不含有积水,才能减少屋面出现承载和渗漏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北方地区在设计屋面雨水排水的过程中,普遍都不够重视雨水排水量的计算,本文以某地区的高层住宅建筑为例,该住宅建筑的实际面积在515m2,屋面雨水排水设施仅采用了87型雨水斗、以及两根DN100的热镀锌钢管,再加上该建筑屋面雨水重力流排水系统的最大排水量在24L/s,其并不能达到50重现期时的雨水排水量,因此,该排水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若想优化屋面雨水的排水系统,应增加屋面溢流排水设施,具体来讲,相关人员应和建筑专业人员进行探讨,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屋面增设一个200x150的溢水口。除此之外,绝大部分高层建筑在计算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之外的外裙房屋雨水排雨量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裙房屋面毗邻侧墙最大受雨面正投影一半的汇水面积,从而导致裙房屋面出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的现象,这不仅加大了屋面的承载力,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屋面渗水的几率,从而为建筑住宅埋下安全隐患。

2建筑给水排水的维护管理和使用

第一、现阶段,绝大部分建筑工程中的设备管道层、水暖管井、以及屋顶水箱间等设备用房内,并没有相应的排水措施,这就阻碍到了管理和使用的正常开展,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安全事故。以某工程为例,由于该工程地下一层的设备管道层暖表间内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排水措施,从而在开展管道检修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在第一时间排出地面积水,从而导致积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渗入到地下二层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综上,相关人员一定要定期对管道、相关设备、以及容易漏水空间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检修,并且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适当的增设排水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应以排水量为基础,确定设地漏或者集水坑加潜污泵的排水。第二、在装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流指示器、以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具体位置的科学合理性,避免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流指示器、以及末端试水装置在非公共空间,这样才能为物业管理、以及消防巡检工作提供便利,除此之外,在设计施工图纸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将末端试水装置、以及水流指示器设置在公共空间,其主要是为了方便消防巡检、以及相关的维护和管理。第三、在设计空调冷凝水排水系统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结合空调板形式进行综合分析,普遍来讲,冷凝水排水在设计阶段,主要是在每层的立管设置相应的支管承接口排水系统,但是针对上反沿的空调板来讲,如果雨水长时间没有排出去,那么不仅会出现恶臭味,而且也会导致其流入到室内,从而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在设置冷凝水排水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格外主要空调板的排水系统,如果存在上反沿空调板,那么应在空调板的上方设置相应的地漏,这样便可以保证空调冷凝水经过地漏,排至冷凝水的排水立管中,这样便不需要在设置相应的支管承接口。除此之外,针对空调板无上反沿的现象,可以将支管承接口设置在冷凝水的排水立管上。

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给水和排水系统中,哪怕是任意一小细节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笔者根据某地区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玉兰,苏馈足,王文静,董方,徐玮榕,胡真虎,徐得潜.建筑给水排水本科教学创新实验平台——热水系统的开发与研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278-280.

[2]张永吉,周玲玲,赵文萍,邓慧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26):151-152.

[3]王文静,徐得潜,陈国炜,徐翘.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验自制装置的开发与研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01):122-125.

[4]柳盼.BIM技术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7):174-175.

[5]魏天云.采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给水排水优化设计[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8(07):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