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麻坡耕地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 2

工业大麻坡耕地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孙涛陈学文李树忠玉儿扁龙岑蒋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666100

孙涛陈学文李树忠玉儿扁龙岑蒋晓芸

大麻——在我国不同地区有很多称谓,如线麻、火麻、寒麻和魁麻等,这里所指的工业大麻是指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高于0.3%为药用和毒品大麻(IndustrialHemp)。

工业大麻高产、高效示范种植技术作为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的攻关任务。2010年以来西双版纳大麻试验站对工业大麻坡耕地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通过在勐海、石林、石屏、禄劝、永德五个示范县开展工业大麻坡耕地高产高效种植起到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使以西双版纳州为产业发展中心区的工业大麻产业走上了产业化经营道路,成为了云南省工业大麻种植、加工中心和全国大麻加工先行示范区。

一、项目背景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山区贫困少数民族乡长期以来以种植旱稻、玉米和少量的茶叶为主,种植结构单一,群众增收途径少,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大麻种植项目的“落地”,改变了这一状况。

西双版纳州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工业大麻,2008年工业大麻成为勐海县山区贫困少数民族乡的主要产业之一。产业发展中主要突出问题是——产量低、效益低,产业的发展提升急需工业大麻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来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切实提高农民种植收益,从源头保障和促进工业大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成效

(一)工业大麻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示范

1、新品种的选育:

选育主要目的是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工业大麻新品种,加速品种的换代更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在2010—2012年期间,与中科院西双版纳州热带植物园合作,在勐伦植物园试验基地,选育出高产、晚熟、强力好、纤维素高、光钝的大麻新品种两个勐麻6号: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通过8个世代的筛选和纯化选育出。勐麻10号:采用临沧地方品种×大理地方品种杂交选育。

通过多点试种,勐麻6号、勐麻10号和云麻1号适应性较强,纤维产量高,表现出明显优势,适宜在西双版纳州种植区推广种植。

2、工业大麻不同种植密度的研究

研究目的是为提高工业大麻的产量、品质及种植效益,探索合理的种植密度,提高生产效益。试验在同一施肥、管理水平条件下,研究各个种植密度的产量、效益和品质。为大面积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对产业的发展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

2012年试验在勐海县进行,试验品种勐麻6号,试验密度9个水平:2、2.5、3.0、3.5、4.0、4.5、5.0、5.5、6.0万株/亩,试验设3次重复,27个处理。

试验结果证明,最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理想密度为每亩3万株,行距30厘米,株距6—8厘米,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利于加工。

3、施肥技术的研究

针对传统工业大麻施肥成本较高、产量低的情况,在相同种植密度的前提下,为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开展不同施肥水平的研究,探索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施肥水平。

试验采用“3414”设计,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14个处理,42个小区,每小区10平方米。试验品种勐麻6号,亩用种量2.0千克。

试验证明:不同的施肥处理方式对工业大麻的株高、茎粗、小麻率、麻皮干重等经济性状影响较大,合理的施肥量直接影响原麻产量。最理想的施肥量为:基肥用45%(15:15:15)复合肥50千克/亩、60%硫酸钾5千克/亩、有机肥100千克/亩,三种肥料混合后一次性施入播种沟。追肥用20千克尿素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麻苗5—6对叶时施5千克/亩,第二次在快速生长期一次性施用。

4、工业大麻坡耕地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措施的形成:

(1)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台地或25℃以下的缓坡地。

(2)、整地

按1.8米开厢,厢宽1.5米,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做到墒面平整,土垡细碎,坡地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3)、施肥

基肥用45%(15:15:15)复合肥50千克/亩、60%硫酸钾5千克/亩、有机肥100千克/亩,三种肥料混合后一次性施入播种沟。追肥用20千克尿素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麻苗5—6对叶时施5千克/亩,第二次在快速生长期一次性施用。

(4)、播种

播种时做到三干播种,即:地干、天干、种干,每亩播种量2—2.5千克,播种后盖土2—3厘米。

(5)、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在麻苗生长至3——4对真叶时进行间苗。间苗原则:间小苗、弱苗、病苗,留整齐苗,间苗后株距在6—8公分,基本苗控制在3万株∕亩左右(45株∕平方米)。

中期管理——大麻生长进入5—6对真叶时看苗情进行适量追施氮肥,快速生长期需要追施大量氮肥。

(6)、病虫害综合防治

白蚁: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随底肥使用)。

病害防治:出苗后2对真叶时亩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用58%甲霜锰锌6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

顶枯病:每亩用“劲丰”健壮素60毫升加0.2千克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喷施,预防生理性顶枯病的发生。

(7)、适时收获

在大麻生长到90—100天(雄株全部现蕾)进行适时收

获。

三、种植推广

大麻高产高效示范种植3000亩,平均单产180千克,亩产值2160元,总产值216万元。2010——2013年在勐海县推广6.9969万亩,农业总产量5597.52吨,实现农业总产值67170.24万元。其他示范县推广种植4.056万亩,总产值4126.13万元。推广种植11.0529万亩综合产值71296.3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从而使工业大麻在勐海县成功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成为了云南省种植、加工中心和全国的加工示范区,同时也让中、高海拔山区的农民找到一条“短、平、快”的增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