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文地质调查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0
/ 2

谈水文地质调查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作用

周良华

广州中德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对水文地质调查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解。在我国经济腾飞,物质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对此人们对水文地质调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污染场地;重要性;作用

引言:

我国注重经济建设中的污染控制,尤其在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生态建设工作得以高效开展。污染场地调查治理过程中,水文地质调查是基于传统调查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化调查方式,其对于污染监测、质量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生活环境改善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就其调查应用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展开分析。

一、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性

污染场地指因堆积、储存、处理、处置或其他方式承载了有害物质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或具有潜在风险的空间区域。具体来说,该空间区域中有害物质的承载体包括场地土壤、场地地下水、场地地表水、场地环境空气、场地残余废弃污染物如生产设备和建筑物等。污染场地调查、治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的重要内容。

实践过程中,地层结构具有差异性,其使得地下水的渗透和输送能力也各有不同;并直接影响着污染物的迁移扩散程度。不同的地层结构对地下水的渗透和输送能力各不相同,场地在受到液体污染物长时间的侵蚀后,污染液体必将遵循场地地层结构的特性,随液体物质的重力、与土壤之间的表面张力,逐渐向地下深处和周边扩散、蔓延。准确的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可以研究污染物在地下迁移规律和污染深度,为污染场地调查方案设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供依据,减少无目的的调查采样费用和分析费用;能够更加精准地设计污染场地调查方案,合理布设取样点位位置、取样深度和地下水监测井透水滤网布设位置。

水文地质调查为开展环境恢复工程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污染场地环境恢复工程的质量,对此,要根据污染场地恢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水文地质调查提供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我们在调查中得出的地下水的流速等数据,就可以在环境恢复工程中为为防止污染物扩散提供数据基础,在调查中得到的土层结构数据,就可以明白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施工不会对污染场地造成二次污染。

二、水文地质调查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作用

1.污染场地污染物分布

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污染物是场地水文地质污染的主要源头,同时其也是污染治理的难点所在。污染物渗透过程中,横向扩散和纵向扩散是其基本的两种扩散方式。在水平面上的调查可以预计整个场地的污染扩散速度与扩散范围,由此可以确保在进行环境保护时不至于让污染扩散。在断面纵向上可以获得不同的土层中的土壤样品,在采样时发现同一性质土层厚度较大、土层中出现明显污染痕迹时再考虑增加采样点。

2.污染场地土层分布

土层调查是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内容。调查实践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待测区域的基础上,进行钻孔取样方式的规范应用,然后在静力触探试验的规范下,实现土层污染情况的有效分析和分类。只有准确的明确污染场地的土层分布,才能明确场地污染物的具体分布。因此,在调查污染场地土层分布时。采取的施工一定要合理,经济。在我国对场地土层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钻探孔取样,辅以静力触探试验,准确划分场地内各区域的土层和土层分类。而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车间与污水处理区。想要清楚的知道被调查区的污染情况剖面图,就必须获取土层垂直方面的资料和单桩承载力的地质勘察资料,结合相关的调查数据,绘制出摩阻比曲线图和土层分布图。

3.污染场地地下水流场

进行地下水流场调查的主要目的了解场地地下水赋存条件,了解潜水主要赋存土层和微承压水主要赋存土层的分布。建立被调查场地的水文地质模型,标示出场地土层变化分布规律,为后续土壤污染调查取样点位布设位置和深度,以及地下水监测井设置布点位置、深度、滤孔设置位置提供依据。利用设置的地下水监测井中水位变化数据,获取场地内地下水流向流速资料,绘制地下水流向和流速图,为后期处理污染场地的污染源提供科学的依据,预防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形成大面积的扩散。

4.污染场地的其他要素调查

污染场地地质水文地质调查过程中,一旦基础调查取样完成,则调查人员应在实验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各个取样点土壤理化性质的系统分析,从而实现其密实度、透水系数、含水量、有机质量等参数的全面把握,确保水文地质模型的高效构筑。需要注意的是,渗透系数是污染场地调查分析的重要指标,其能实现污染物变化情况的系统掌控。故而一旦水文地质模型构建,则实验人员应在抽水、注水实验的支撑下,实现污染场地渗透系数的规范计算,从而为污染场地实际污染情况的分析提供有效依据,并实现污染质量工作的高效开展,实现生活环境有效改善。

5.合理分析场地关键系数

场地关键系数分析有三种,分别是理化系数、渗透系数与弥散系数。其中,理化系数是指,依照静力触探的结果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或是了解微承压层的深度,以便合理设计出钻探孔取样点的深度与位置,从而可以及时对土壤样品展开分析,并获取不同点位的土壤,而且还能对相关性质的参数展开分析,比如湿度、含水量、温度、透水系数等;渗透系数,建立被调查场地水文地质模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和监测井开展水文地质试验,包含抽水、注水试验,获取场地透水层渗透系数。研究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移动时的浓度时空变化,判定场地内污染的空间范围,推测迁移规律;弥散系数。通过弥散试验模拟污染物在各土体、含水层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污染,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近似解析解、数值解求得阻滞系数和弥散度,再转换成弥散系数。由于解析解是经过简化而得,对精度准确性难免有些影响,故参数值的确定以数值解为准。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场地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得到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其可以充分反映污染场地受污染的整个过程以及地下水的运行规律,以便可以为以后的污染场地提供一个修复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调查对污染场地调查和治理具有重大影响,其目的就是为查明土层的分布特征与渗透性。实践过程中,环境建设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污染场地调查中水文地质调查的必要性,并在明确传统调查方式缺陷的基础上,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内容的合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常林祯,杨文轩,徐树,景龙,廉欣,李斌.分层止水技术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7,44(07):24-28.

[2]廖兴良.广州某地块污染场地土壤调查评价及修复方案探析[J].城市地质,2017,12(2):30-34.

[3]张晟源.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8):150-150.

[4]姜光辉,李红春,郭芳.地下水污染场地水质空间相关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44(02):13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