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安全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邓丽华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护师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00例患儿纳入本次试验,按照硬币法将其分为分析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和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护患纠纷发生率(6.0%)较对照组(16.0%)更低,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2.0%)更高,组间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安全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安全管理

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护理任务重、难度大,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极高。儿科患者年龄小,认知能力和自制能力不佳,护理风险因素较多,极易出现各类意外事件,因此需高度重视儿科护理管理[1]。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儿科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00例患儿为试验对象,就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儿科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00例患儿纳入本次实验,按照硬币法将其分为分析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分析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5.5±0.9)岁。对照组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个月—10岁,平均(5.6±1.0)岁。采取SPSS19.0软件分析两组患儿以上基线资料的差异,得出P>0.05,证实本次实验科学、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做好病情监护、病房环境管理、无菌操作、合理排班等护理管理工作。

分析组实行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选取资深护理人员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加强病房巡视力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小组会议,以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医院需重视对基层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办护理知识讲座、技能比赛等,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重视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定期组织考试,并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强化环境安全管理。需根据病种将患儿分区、分病室安置,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嘱咐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在床旁加设护栏,以免出现坠床,使用防滑地毯,在光线昏暗、地面湿滑处张贴警示牌。嘱咐配合人员勿让患儿玩手机和电脑,以减少电子产品的伤害。(4)强化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患儿因年龄小,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差,实行安全管理宣传要以患儿家属为主要对象,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广播、电视、宣传栏、一对一沟通等方式对患儿家属进行宣教。

1.3评价标准

1.3.1比较分析组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

1.3.2比较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85分)、比较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之和[2]。

1.4统计学方法

对分析组、对照组相关实验数据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标准差()、百分率(%)表示,并分别开展t值和X2检验,在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组、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分析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0%(6/100),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6.0%(16/100),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分析显示t=5.107,P=0.024<0.05。

2.2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分析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0%,较对照组(82.0%)更高,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也随之加强,对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科是护理风险事件高发的科室,极易引起护患纠纷,进而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院形象,如何做好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已受到广泛关注。将安全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能将安全意识与护理工作相结合,减少护理纠纷的事件的发生,进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实行安全管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医院管理层需重视对基层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提升其综合素养,提升对风险事件的防范水平,树立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3]。安全管理的实施可有效提升儿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4]。本次实验表明,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仅为6.0%,并提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高达96.0%,且以上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P<0.05,本次实验结果类似于曾芳[5]的实验结果。

可见,安全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林,赵晓云,唐玉红.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79-280.

[2]王彬.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6):1031-104.

[3]刘振贤,王金玉.儿科护理质量与患儿安全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1):6206.

[4]郭岚.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33(12):2055-2056.

[5]曾芳.安全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