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

张璐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报道我院研究的12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选取120进行比对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有60例,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另外60例作为对照组,都是在家进行休养,均没接受其他治疗,对其进行追访,定期回院检查。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过对照组的效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确实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统计学意义;缓解;体会

糖尿病在生活中很常见,尤其在中老年群体中,而糖尿病肾病又是糖尿病中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案例中,由于患者上了年纪、病程长及并发症多,在后期会出现高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下降的情况。Mogensen指出糖尿病肾病有五期分类:高滤过期为I期;运动后微量蛋白尿期为Ⅱ期;早期糖尿病肾病为Ⅲ期;临床糖尿病肾病为Ⅳ期;肾功能衰竭期为V期。选取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120进行比对研究,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另一组对照组60例,都是在家进行休养,均没接受其他治疗,对其进行追访,定期回院检查。现报道具体的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都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其中62.5%为男性患者,即75例;37.5%位女性患者,即45例;年龄层都分布在60一80岁,平均达(64.7±6.9)岁。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7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UAER>200μg/min36例,肾功能衰竭期14例。由于患者在其他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初期病情等上都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存在(即P>0.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将其平均分配成两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其效果。以下介绍给研究组患者的系列护理方案,而对照组均无特殊护理,都在家休养,但坚持回院定期检查,对其进行追访。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均无特殊护理,都是在家休养,但保持回院定期检查,医护人员持续对其进行追访。

1.2.2研究组

1.心理护理:心理问题有时其实会严重影响整个治疗的效果,但在现实的护理过程中,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影响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当有意识地多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充分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对出现消极心态的患者进行阳光的心理教育。前提是,对病人保持尊重,平等对待患者,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让他们充分信任医护人员。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给患者信心对抗病魔,而且会促进治疗的效果。

2.饮食护理:为了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护理人员严格控制了研究组患者的每一天蛋白摄入量,使之保持低蛋白饮食习惯。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及一个过程注意事项:

(1)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在其饮食中,注意将碳水化合物控制在总热量的50%,每天摄取蛋白质在0.8~1.Og/kg,同时避免食用动物内脏、鱼籽及蛋黄等;然后由脂肪补充剩余的30%热量,避免使用猪油、牛油。

(2)临床糖尿病肾病(Ⅳ):将研究组患者的每日蛋白质摄取量控制在0.89/kg左右,只能食用含蛋白质更少的食物。

(3)肾功能衰竭期(V):为研究组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取量控制在30g左右,同时严格限制每日水分的摄入,其摄入量为前一天尿量加上500~800ml,并且限制钠盐的摄人,每天控制在3—5g。

(4)但是护理人员请注意,在针对患者的整个控制饮食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营养状态,不能发生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对研究组患者保证蛋白质摄入≥O.6g/kg,热量125.4kJ/kg,给足患者碳水化合物并为其注射胰岛素,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

3.运动护理:为对照组中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安排一些轻度活动,将运动时间安排在用餐后的1.5小时至2小时内,每次持续45min,上午、下午各一次,每周4~5次,但要注意运动时的心率不要超过110次/min,在其运动后监测患者的血压、尿量等变化。

4.胰岛素的应用: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肾功能不全。由于肾脏降解胰岛素的速度大大下降,延长了血循环中的胰岛素半衰竭,因此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为患者注射适量的胰岛素能够防止患者发生低血糖。

5.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严格记录研究组患者其液体出入量,以及其白天和夜间的尿量,将尿量作为其饮水的参考值,注意提醒患者保持其皮肤的清洁及随时保持皮肤干燥,督促其加强个人的卫生,在洗澡时应用温水并用中性肥皂;在其出汗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用温水为其擦干汗渍,并提醒患者更换内衣;同时提醒患者要避免皮肤抓伤或其他伤害。

1.3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处理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时,都是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若P<0.05则表明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检查回访,两组患者的详细病例发生结果见下表1:

结果显示:(1)研究组的患者均接受了健康的心理护理,初期有2例患者存在悲观甚至是厌世情绪,但在接受治疗后,心理恢复了健康阳光。而对照组初期的1例悲观患者由于没有得到积极的心理护理,仍存在心理问题;而且由于后期病情的加重,悲观患者还增加了1例。(2)研究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普遍下降了50%,体重也控制在理想状态,有效稳定了病情发展;而对照组有2例有所轻微下降,3例反而上升,体重也明显上升。(3)研究组经过护理人员的细心照料与营养控制,先有的3例发生营养不良患者的症状不再存在;而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了营养不良。(4)研究组中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0例通过运动,有效降低了尿蛋白排泄率。而对照组中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均无明显变化。(5)住院期间研究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但经过及时且精确的胰岛素注射,就没有低血糖的发生。而在对照组中检测出5例低血糖患者,而且有2例在生活中出现过晕倒昏迷症状。(6)研究组中有3例皮肤破损的患者得到了缓解。而对照组中的2例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的患者仍然存在上述症状,有1例由于自身改善了生活习惯,症状得到缓解。

3、讨论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的效果差异很大(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说明临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确实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显而易见,在给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多体贴患者,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严格监控其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及时适量注射胰岛素,并做好一系列的基础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其尿蛋白排泄率,使患者达到自身最佳的治疗状态。因此,类似这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意义,在给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后续护理过程中,应多关注相关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凯歌,王素辉,陈金平.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8(16):237.

[2]尹秋生,冬兰,侯莉.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4):361-364.

[3]陈莹莹.老年糖尿病病人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7,15(2):167-168.

[4]赵庆晔.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7,33(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