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微波治疗肠息肉48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内镜下微波治疗肠息肉48例分析

黄立罡

普洱市中医医院胃肠镜室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内镜支持下使用微波对肠息肉进行治疗的方式所具备的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肠息肉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做以记录。结果:全部48名患者经过治疗均有比较好的效果,而且没有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状。结论:在内镜支持下使用微波对肠息肉进行治疗,效果比较良好,且安全稳定,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微波治疗;内镜;肠息肉;

在临床当中肠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大约能够占到肠镜检测的40%左右,是一种良性肿瘤,在内镜支持下行以微波治疗干预,也是对肠息肉进行治疗非常主要的一种方式[1]。在本文当中将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肠息肉患者48例,息肉要求直径<1.0cm,无蒂,符合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都在20岁到70岁之间,年龄平均数是(42.12±3.52)岁。经过病理检查结果如下:腺瘤性息肉病例13例,增生性息肉病例25例,炎症性息肉病例10例。对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做以记录。另外,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已经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文的研究,并且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在手术之前对患者适当地行以常规性检验,包括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等,没有异常并排除微波治疗禁忌者的患者即可参与研究;在手术前禁食约8小时到12小时并行清洁肠道准备,解出清水便后行肠镜检查,在内镜观察下寻找到息肉之后,调节内镜到适当的位置,令息肉能够位于视线的郑重眼,用活检钳取材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性质,然后结合残余息肉的形态以及大小等调节微波的功率到35W到45W之间,每次治疗持续3-4秒,通过活检孔置入微波探头,令其能够充分接触息肉的表面,对其进行灼烧,一直到局部组织发生凝固并且变白;治疗结束后,患者即可回家休息,并嘱半流质饮食2-3天,避免剧烈活动。在三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查,确认治疗效果。

2结果

48例肠道息肉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即痊愈的患者45例,经过两次治疗即痊愈的患者3例。复查痊愈后的患者的息肉已经完全的灼平,没有发现瘢痕存在。48名患者在治疗当中无灼热疼痛等不适,没有患者出现术后出血或者穿孔等并发症。

3讨论

本文对肠息肉行以内镜下的微波治疗所起到的效果展开的探究中,全部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息肉都已根除,且效果良好,这一研究成果也在黄芳、张少强[2]的著作当中得以证实,说明可靠。

肠息肉在临床消化科当中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单发(或多发)的消化道疾病,分成真性以及假性两种,其中真性息肉也被称为是腺瘤性息肉,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癌变,它是一种癌前的病变症状[3]。假性息肉则是粘膜炎症增生所造成的,肠息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其中男性患病的概率会比较高[4]。

在常规性的治疗当中,使用高频电切对肠息肉进行切除,虽然使患者避免了开腹,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术后出血、穿孔以及灼伤症状等,另外操作起来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设备的成本也较贵,令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开展治疗。微波治疗从根本上来说属于加温治疗,是超高频的电磁波的一种,将生物组织作为主要的热源,借助息肉组织所拥有的非常充足的水性成分形成无法传导的热量,其局部热效应相对比较好,形成组织脱水、变性、坏死以及蛋白凝固等,微波治疗能够令极性分子受到微波频率的影响而旋转或摆动,使息肉当中的水分以及血液能够达到高温,同时迅速地汽化并消失,通常来说几秒钟就能够达到其最终的目的,而且不会出现穿孔和出血的并发症。大量的国内外资料都已经证实,在临床当中,内镜支持下行以微波治疗,对于消化道息肉症状来说有非常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效果。在本文当中,48名患者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且操作非常简便,值得在各级医疗机构当中开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内镜支持下的微波治疗在副作用上比较小,不过如果不能正确科学地操作依然有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局部的出血症状以及穿孔的症状。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发生副作用的概率,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如下几点:其一,作为操作人员的医护人员,需要保证操作技术的熟练,必须要拥有比较丰富且完善的内镜检测以及治疗的经验;其二,在治疗的时候,适当调节微波的能量以及治疗的时间,在治疗天线与息肉相互接触之后,要立刻接通电源,在发现蠕动之后,立刻切断电源,防止发生误伤;其三,对于较大的息肉,需要选择圆头型的天线,对于一些容易发生蠕动的部位需要选择针状的天线;其四,选择防焦痂的天线,能够提升治疗的最终效果,防止出现出血的症状;其五,在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必须要认真地对仪器进行调试,确保微波治疗仪以及内镜都能够正常工作;其六,医护人员需要和家属彻底地履行有创治疗工作的签字手续,确保能够实现告知的义务,保证治疗记录的完善性,防止发生医疗纠纷,确保良好的医患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内镜支持下使用微波对肠息肉进行治疗,效果比较良好,且安全稳定,因此临床价值也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使用,并且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当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金群馨,唐莲凤,唐国都,等.301例胃息肉的内镜诊治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06):958-958.

[2]黄芳,张少强.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8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03):94-94.

[3]马代岭,沈俊莲,程秀玲.微波治疗胃息肉7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9):43-43.

[4]凌国宏.内镜下微波治疗胃息肉48例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03(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