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觉-妄想状态患者应用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幻觉-妄想状态患者应用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王宏刚蒋燕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266034)

【摘要】目的:探究对幻觉-妄想状态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收治的幻觉-妄想状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包含50例患者。按照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的PANSS总分作为评价标准,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护理前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的PANSS阳性分以及PANSS总分较对照组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幻觉-妄想状态患者采用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降低患者的PANSS阳性评分,改善患者得到幻觉-妄想症状,提高其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幻觉-妄想;系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PANSS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018-02

AnAnalysisoftheEffectofSystematic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inIllusion-ParanoiaPatients

WangHonggang,JiangYan,QingdaoMentalHealthCenter,Qingdao266034,Shan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systematicnursinginterventiononpatientswithhallucinationsanddelusions,andtodiscusstheirclinicalapplicationsignificance.Methods100patientswithhallucinations-delusionswereenroll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6toDecember2016.Thepatientswerepidedintocontrolgroupandexperimentalgroupaccordingtotheorderofadmission.Thetwogroupsincluded50patientsTheThePANSSscoreofthepositiveandnegativesymptomscalewasusedastheevaluationstandard,andthenursingresul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Aftertakingthenursing,thePANSSscoreofthetwogroupswaslowerthanthatbeforenursing,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ndthePANSSpositivescoreandPANSSscoreoftheexperimentalgroupwere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systematic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canimprovethepatient'scondition,reducethePANSSpositivescore,improvethepatient'sillusion-delusionsymptomsandimprovetheclinicalcurerate.Itisworthytobewidelyused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Illusion-delusion;Systemnursingintervention;Psychologicalnursing;PANSS

幻觉-妄想状态又被称作幻觉妄想综合征,其患者表现不仅包括幻觉,其中还有幻听、幻嗅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在幻觉的基础上还容易出现被害妄想等不同种类的妄想病症[1]。一般来说,精神科临床上幻觉与妄想往往会出现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由于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症状所造成的危险也会对社会以及人身安全造成影响[2]。研究发现,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合理护理方法,是对治疗结局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3]。所以本次研究中采用系统化心理护理作为主要护理方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收治的幻觉-妄想状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包含50例患者。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3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6.7±7.2)岁。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9名,女性患者21名,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8.7±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按照常规幻觉-妄想状态患者护理方式对病人进行护理,其中包括入院宣传教育、治疗健康教育、预后的常规护理等内容。

由于这种病症症状较为反复,大多患者对于病症都难以接受,所以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前后都存在烦躁、焦虑、恐惧等严重不良情绪。病症会对患者的心理防御造成严重打击,从而表现出悲观、绝望、恐惧,由于大多数患者对医疗知识以及疾病的认识较少,认为这种精神疾病就是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从而会出现焦躁易怒、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并且当患者出现幻觉时,会对疾病产生更深的恐惧心理。在这两个阶段,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同时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呕血有正确认识,让患者对生命和治愈充满希望。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往往会出现担忧的情绪,表现为对生命的极度渴望,主动向医生和护士寻求帮助,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整,为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打好基础。

在整个疾病治疗期间和术后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主诉耐心倾听,保证对患者有及时的心理状态掌握,并运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方案进行引导,教给患者慢节律呼吸法,从而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烦躁、恐惧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在乐观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对负能量进行宣泄,宣泄的方式也要较为温和,可以采用谈话、音乐的方式,避免激烈的宣泄手段。

同时,这类病人有可能还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自杀心理,所以对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舒适护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患者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热情的照顾,医护人员也应当与患者主动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中所顾虑或所想的事情,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冷静,避免与患者发生争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避免影响疾病的治疗。

1.3评价指标

按照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的PANSS总分作为评价标准,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护理前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的PANSS阳性分以及PANSS总分较对照组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

3.讨论

在精神科中,幻觉妄想综合征既是一种常见疾病,又是一种危重疾病,该病的影响因素以及发病原因相对较多,而由于受到季节、年龄、性别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通常幻觉妄想综合征多发于青春期和青年期,同时女性发病的几率要低于男性[4]。而在青年人群中,一般幻觉妄想综合征发病几率相对较高。同时,即使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即使康复,但也可能由于受到某种强烈刺激而导致患者病情复发,因此针对患者而言,适当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和健康宣传,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患者正是由于这种恐惧而产生较强的焦虑情绪,所以在护理中适当加入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由于幻觉妄想综合征的发病机理较为特殊,其并发症较多,就现代医学而言,还没有能够对其进行彻底治愈的治疗手段。无论是反复的病症还是沉重的经济负担都会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严重损害。患者不仅容易产生自杀心理,还有可能在幻觉以及妄想的影响下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其伴有的潜在攻击性会对传统护理工作产生影响。所以本次研究中采用系统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从患者心理的角度予以支持,也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新方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护理前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的PANSS阳性分以及PANSS总分较对照组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幻觉-妄想状态患者采用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降低患者的PANSS阳性评分,改善患者得到幻觉-妄想症状,提高其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幻觉妄想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09(36):3321-3321.

[2]徐金英,陈爱民,包美华,等.临床心理护理基本程序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8):105-106.

[3]杜秀蓉,毛莉.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27-28.

[4]夏晓燕.抑郁症病人的症状、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C].//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集,2011:165-168.

[5]李荣姣.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9):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