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冀海侠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0000)

摘要:目的患者在进行急诊颅脑外科手术后采用急性临床护理,对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取了77位于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两年时间内进行过急性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将选取出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我院对对照组的护理仍为传统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的护理则采用急诊临床护理流程。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指标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其护理效果更佳,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进行急性颅脑外科手术后,采取急性临床护理的效果会明显优于传统常规的护理。不仅可提高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将患者的病残率有所降低。

关键词:急诊临床护理;流程;患者;传统常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诊手术后,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病残率极高,不仅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患者的家庭也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在常见的急诊手术中,急性颅脑外科手术是其中之一。将急性颅脑外科手术划分为急诊手术的目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得拯救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尽量减少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将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降到最低。下文中,急性颅脑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和急性临床护理方式后,对其效果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选取了77位于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两年时间内进行过急性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在选取患者时,已将没有进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科患者排除在外。之后,我院将选取出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多三位患者,两组人数分别是40位和37位。在对照组的37位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1:6,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仅9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8岁,其中患有外伤颅脑内血肿的患者人数最多,占该组总人数的67.6%。在实验组的40位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男性患者仍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年龄在7岁到82岁不等,其中患有外伤性颅脑内血肿的患者人数最多,占该组总人数的65%。对两组患者的以上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为发现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我院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为传统的护理方式。在患者办理住院后,护士要遵照医师的嘱托,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例如心电监护,和建立静脉通路等;一些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必须在麻醉科人员对其麻醉后才能进行插管;医师查看患者的病情后,会列出需要患者进行检验的检验单,在患者家属交费后,可根据检验单依次进行身体的检查;患者所有检查均完成后,由医师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医师会根据分析结果,通知其他相关医师进行会诊;如医师们统一认为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则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患者需要准备接受手术。

1.2.2观察组

我院对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为急性临床护理。具体操作为:患者送达医院后可立即进入抢救室进行抢救,同时将常规的护理措施均已准备齐全。患者情况被医师查看后,可直接进行检查,费用可在后期补交;检查过程中会有医师或护士全程陪同,使医师在患者检查后的第一时间知道检验结果;通知神经外科医师一同分析检验结果,如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则立即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患者的全程治疗中,应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能够让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还可让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有正确的了解,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和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患者术后护理和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指标加以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专业统计软件分析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获得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不同流程下患者护理及疗效情况分析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观察组采取急诊临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疗效显著,急救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减少;患者恢复良好67.5%高于对照组48.6%;残废率10.0%低于对照组21.6;患者残废率32.5%明显低于对照组51.4%。见表1。

3.讨论

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一般为重型颅脑外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检测仪器的发展,手术环境得了到很好的保证,能够提高患者手术质量,如何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是医疗急救人员追求的目标。急诊临床护理流程表面上看,需要各部门配合,扩大了参与急救人员的范围,实际上通过流程的开展,能够加强临床风险管理、目标管理和合理资源运用,真正达到更高效、及时救治患者的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循证护理模式的开展,是现代医学质量管理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急诊临床护理流程的实施,让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和后勤人员抢救工作的配合更加合理,缩短了患者急救等待的时间。本流程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参与,针对重型颅脑患者急救特点统筹制定出的高效快捷的急救路径,使患者的救治及时,避免了挂号、等待医嘱、等待麻醉交纳费用等所造成时间的浪费。通过实际统计,抢救和检查及术前准备所用时间比以前明显缩短,做到了快捷、准确、全面。执行过程中护士根据流程主动、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等待和执行医师安排。这种护理流程能够培养护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因受到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精心护理,增强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能够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执行流程的过程中,面对出现的各种变异情况,采取冷静积极的应对措施,事后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查找原因,制订科学客观解决办法,不断地修改流程达到完善的目的。

本研究显示,通过完善改进急诊临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护理效果,缩短急诊抢救时间,使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并为患者下一步的救治和恢复打下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7,(2):222-223.

[2]彭海容.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2):107-108.

[3]孙飞峰.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临床护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5):149-150.

[4]向旭燕.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