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变电站装配式厂房造价偏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变电站装配式厂房造价偏差研究

刘小敏何勇萍尤菲于波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本文以宁夏地区四个典型的变电站装配式厂房为研究对象,对其合同价与结算价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梯形模糊数相似度理论综合评价各级指标造价偏差,提出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字:变电站装配式厂房;造价偏差;指标;梯形模糊数相似度

装配式建筑物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式建设等特征,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要求[1]。近年来研究造价估算的文献逐渐增多,然而我国在工程造价偏差管理理论方面起步较晚,所作贡献并不多。张文栋、王伟范等人以常规变电站实际工程为例,探讨装配式变电站短期建成投产的经济性,识别造价成本较高的原因[2]。造价偏差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模糊数学和神经网络理论,由于样本数量过少,容易导致无法收敛或局部最优,造价估算误差较大[3]。同时,对于变电站装配式厂房主要生产建筑工程方面的造价偏差研究少之甚少。本文以宁夏地区典型的变电站装配式厂房为研究对象,通过梯形模糊数相似度理论对造价偏差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为实现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的造价偏差管控提供借鉴。

1变电站装配式厂房建筑工程概述:四个典型的变电站装配式厂房包括新平110kV变电站、月泉110KV变电站、高庄110KV变电站和牛首山330KV变电站,进一步从分部分项角度识别造价差异的关键因素。

月泉变合同价5857386元,结算价6893407元,超1036021元(17.69%);牛首山变合同价2629883元,结算价3277399元,超647516元(24.62%);新平变合同总价7340046元,结算价8587792元,超出1247746元(17.00%);高庄变合同价2227051元,结算价2094555元,节余132496元(5.95%)。其中,牛首山变结算较招投标的造价变化率最大,超出647516元(24.62%);高庄变结算较招投标的造价变化率最小,节省132496元(5.95%)。因此,结算总额超合同总价较大,需要进一步分析各分部分项工程。

2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偏差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2.1梯形模糊数理论:梯形模糊数相似度理论作为模糊理论的一个分支,不仅能对各层指标的等级进行评价,又能综合评价整个工程的造价偏差水平。相似度计算为:

2.2造价偏差水平的影响程度C和造价偏差发生频率L:邀请电力行业专家组成的决策小组对变电站建筑项目造价偏差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其中,50位专家由宁夏地区电力行业建筑工程位于不同岗位的人员组成,并且专家选取考量各种综合因素。通过计算18个构成因素招投标与结算数据对比,得出18个构成因素C和L的数值。其中,C取决于工程费用的变化差额,L取决于工程量变动差额。

2.3造价综合评价值计算:根据评价标准的语言项描述和各构成因素招投标和结算数据对比变动情况,可以得出18个评价要素的造价偏差发生频率和造价偏差的影响程度的语言项描述数值,进而计算相似度(见表2)。造价偏差水平为“高”的因素为内墙和外墙;造价偏差水平为“较高”的因素为地面面层;造价偏差水平为“中等”的因素包括5项:钢柱、楼板屋面板、屋面保温、门窗;“较低”的因素包括挖一般土方、钢梁、钢支撑桁架、给排水。

注:相似度数值为“/”的因素,忽略不计。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招投标与结算的造价偏差计算以及梯形模糊数相似度的双重验证,看出装配式建筑在两阶段造价偏差较大,装配式建筑之间造成偏差的因素差别较大。

月泉变工程量和工程费用差异率最大的是外墙和内墙,分别导致竣工较招投标高出1153214元和164730元。牛首山变工程量和工程费用差异率最大的是条型基础,其结算较招投标投资增加17814元(126.52%)。新平变工程量和工程费用差异率最大的是钢结构防腐防火,其次是屋面排水。钢结构防腐防火结算阶段较招投标投资增加9135元(100%);屋面排水竣工较招投标阶段低出844.90元(-88.90%)。高庄泉变工程量差异率最大的是钢筋混凝土基础梁,其次是挖一般石方和条型基础;工程费用差异率最大的是内墙,其次是外墙。内墙的投资增加496132.00元(262.7%)。

3结论建议

本文通过宁夏地区典型的变电站装配式建筑招投标与结算对比研究,发现18个造价偏差构成因素中8个造价控制的关键要素,包括钢柱、楼板屋面板、外墙、屋面保温、门窗、挖一般土方、钢梁、钢支撑桁架。针对变电站建筑工程造价偏差状况,建议如下:

第一,施工合同的控制。建筑单位有必要透彻掌握合同条款,严格遵守合同条款;第二,工程变更管理的加强控制。对于合同价的调整、施工变更等关键指标,建筑方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工程变更审批手续及在结时认真计算有关工程变更的造价;第三,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电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第四,施工协调管理。设计公司积、建设单位、安装单位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刘群.预制式二次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开关.2013(04)

[2]陈丹虹.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管理[J].港工技术,2007(2):32-33.

[3]张包林.变电站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分析[J].科技资讯,2011,14:(163).

作者简介:刘小敏(1980-),女,宁夏银川人,学士,高级经济师,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电力工程技术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