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能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医适宜技能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游佳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适宜技能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16,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25/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57,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中风偏瘫;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87-02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具有发病较急,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有研究显示:中风患者约有90%的患者存在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对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精神与经济负担[2-3]。本研究对江苏省中医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其均积极配合治疗,已排除因中风之外的其他原因导致的偏瘫及患有其他严重的器官性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56.36±2.51岁;左侧偏瘫19例,右侧偏瘫21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57.02±3.26岁;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2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饮食指导、健康宣教、观察病情变化等;研究组给予中医适宜技能护理,具体为:(1)经穴推拿:针对患者的偏瘫情况,选择相应穴位进行按摩,如脸部偏瘫,可选择太阳、地仓、下关;下肢偏瘫者,选择绝骨、风市;下肢偏瘫者,可选择手三里、肩井;同时佩太冲、肾俞、大椎、脾俞等穴位;上述穴位具有生血、益气,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2)中药熏洗:选择红花、伸筋草、桑枝等药物,煎煮取汁,对患处进行熏洗,在药温降至40摄氏度时,再浸泡,同时配合足底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一次20分钟,一天一次;(3)穴位贴敷:将当归、附子、肉桂、干姜、丹参等中药各50g,搅匀后,选择健侧上肢与下肢穴位,如肩俞、手三里、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并使用伤湿止痛膏固定。(4)饮食护理:针对气血虚亏患者食用补气食材,如红枣、山药;若患者肝火旺盛,则饮食应清淡,注意荤素搭配;高血脂患者应多食用纤维化食物;痰多者,可食用萝卜、冬瓜等;尽量多食蔬菜。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使用FMA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越好[4]。(2)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具体参考标准为:有效为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与协调性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病情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没有明显改善或未改善,患者对于治疗效果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患者肢体功能改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分析两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16,P<0.05),详见表。

2.2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

研究组中,有效为37例,无效3例,其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中,有效为25例,无效15例,其有效率为62.5%(25/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57,P<0.05)。

3.讨论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是以患者为中心[5]。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经按摩肾俞、脾俞等穴位,可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按摩太冲具有养血、升气的作用,可提高患者肢体的运动能力,面部肌肉群的锻炼可改善面瘫的状况;中药熏洗可利用热量促进人体对于药物的吸收,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6];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影响饮食调理。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16,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25/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57,P<0.05);可知,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可供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允香.中医护理技术促进中风偏瘫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3):72-75.

[2]张娜,丛丽.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235-235.

[3]张利平,王兴华.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88-88.

[4]石小燕,谢芳.中医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0):139-140.

[5]张亚男.探讨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中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41-42.

[6]黄静,赵伟军.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恢复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