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胸腔积液诊治分析

/ 1

老年胸腔积液诊治分析

张兴东

张兴东(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医院16520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胸腔积液的诊治特点。方法本篇对50例于2004年至2010年于我院住院诊治的胸腔积液病人,行胸水常规、生化、脱落细胞、结核抗体、ADA、肿瘤标志物检查,胸水常规为渗出液者行胸膜活检,综合上述结果并结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病人中恶性组30例,占60%。良性组20例,占40%。病因诊断依次为肿瘤占60%,心功能不全及炎症性占20%,结核性占8%,肝源性占8%。结论老年胸腔积液以恶性为多,疗程长、预后差。提倡应该多次胸穿抽液,行细胞学检查或多次、多部位胸膜活检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关键词】老年;胸腔积液;诊治分析

胸腔积液为一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各种良、恶性疾病。临床实践中发现,中青年胸腔积液的原因以结核常见,而老年组中则以恶性肿瘤为主。本文总结了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六年间于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胸腔积液。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2.4岁。

1.1.1恶性组30例,占60%。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0岁。其中肺癌23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乳腺癌2例。经病理证实腺癌26例,鳞癌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l例。经胸腔中化疗或全身化疗,胸水吸收18例,胸水生长减慢6例,无效4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

1.1.2良性组20例,占40%。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73岁。其中心功能不全12例,占24%,胸水为漏出液,纠正心衰治疗后,胸水吸收。炎症性12例,占24%,胸水符合炎性改变,抗感染治疗胸水吸收。结核性4例,占8%,经胸膜活检、胸水/血清ADA检测等方法临床确诊,经抗结核治疗后胸水吸收。肝性胸水4例,占8%,胸水为漏出液,B超示肝硬化,同时合并腹水,经保肝,静脉输入白蛋白、利尿等治疗胸水吸收。

1.2临床表现

30例恶性胸腔积液中,胸闷、气短26例,胸痛20例,消瘦15例,咳嗽、咳痰9例,腹痛2例,反酸1例,低热1例。12例心功能不全胸腔积液中,胸闷、气短10例,尿少、双下肢浮肿8例,咳嗽、咳痰2例。12例炎症性胸腔积液中,发热8例,咳嗽、咳痰8例,气短6例,胸痛4例。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干咳3例,胸闷、气短3例,低热、盗汗2例。4例肝性胸水中,胸闷3例,乏力、食欲不振3例。

1.3胸水特点

30例恶性胸水中血性胸水18例,深黄色胸水12例。12例心功能不全及4例肝性胸水均为清亮透明的淡黄色。12例炎性胸水中深黄色8例、桔红色2例,脓性2例。4例结核性胸水中深黄色3例,血性1例。

2讨论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征象,引起的原因甚多。多数疾病均有其典型症状。其发病机制可归纳如下[1]:①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等;②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胸膜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梗死、膈下炎症等;③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粘液性水肿等;④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如癌性淋巴管阻塞、淋巴管发育异常;⑤各种原因所致胸腔内脏器破裂、出血,如主动肺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胸腔积液原因复杂,故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尤其是胸水良恶性的鉴别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胸腔积液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除临床常规的化验如胸水常规、生化检查外,更应重视胸水的细胞学及胸膜病理检查。对于那些胸片或肺CT提示有肺、纵隔、胸膜有病变者,胸液混浊及血性者,胸液量大且无发热者,大量胸水伴有胸痛者,大量胸水而纵隔无移位者,我们提倡应该多次胸穿抽液,行细胞学检查或多次、多部位胸膜活检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本组病例发现老年胸腔积液患者有以下特点:

①男性多于女性;②病因诊断依次为肿瘤60%,心功能不全及炎症性20%,结核性8%,肝源性8%,其中肿瘤所占比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③起病多隐匿;④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以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多见;⑤胸水多为血性或深黄色;⑥疗程长,预后差,营养支持治疗对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起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待老年人胸腔积液,无论是问诊还是客观检查均应全面、细致,以免误诊,治疗要兼顾基础疾病,尽量改善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李滨章,沈丽荣.呼吸病鉴别诊断学,2004,1(1):299.

(收稿日期:201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