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动脉采血方法探讨

张慧琴徐春婷(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惠东516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70-02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最佳动脉采血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股动脉和桡动脉采血组,通过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皮肤瘀青发生率等指标对比观测。结果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采血法,且不易出现皮肤瘀青及血肿发生。结论桡动脉采血操作方便,病员易接受,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效果优于股动脉采血法。

【关键词】动脉采血股动脉桡动脉

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它已成为抢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临床监测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失衡有很重要的意义[1]。因此动脉采血技术成为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中最为常见的有股动脉采血法、桡动脉采血法和足背动脉采血法。为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痛苦,我科对股动脉及桡动脉采血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12月共收集120例需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住院清醒患者,男88例,女32例,年龄20~86岁,平均53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0例,复合伤19例,重型颅脑外伤61例,心肌梗死1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从股动脉、桡动脉采集血标本。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种方法均采用BDpreset动脉血气计。

1.2.1股动脉采血法

患者取平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垫小枕,触摸股动脉搏动,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股动脉处,以搏动点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患者局部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中、食指,操作者中、食指固定穿刺点,右手持采血针,与皮肤呈90°或45°刺入动脉,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2ml标注后拔针,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min,将针头立即插入橡皮塞,滚动血气计以使标本和抗凝剂充分混合,10min内送检。

1.2.2桡动脉采血法

患者根据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将上臂伸直略外展,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中、食指,定点距腕横纹一横指、距外侧0.5cm处,以搏动点明显部位为准,顺动脉血流方向穿刺,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呈30°~45°,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2ml标注后拔针,局部用无菌棉球压迫5~10min,将针头立即插入橡皮塞,滚动血气计以使标本和抗凝剂充分混合,10min内送检。

2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的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皮肤瘀青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

表1两种采血方法的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皮肤瘀青发生率的比较

组别病例一次成功二次成功失败成功率(%)肿胀瘀青

股动脉组6040(66.7%)10(16.7%)10(16.7%)83.36(10%)8(13.3%)

桡动脉组6045(75%)12(20%)3(5%)953(5%)4(6.7%)

从表1可看出,两种采血法具有差异性,桡动脉采血法更优于股动脉采血法。

3讨论

3.1成功率分析

股动脉较粗,易于固定,常作为血气分析采血的首选部位。但由于股动脉的特殊解剖结构(距离股静脉较近),易误采静脉血,而行再次穿刺,进而妨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延误救治时间,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组10例股动脉穿刺失败者,有5例系误采静脉血。另外,由于股动脉位置较深,尤其对于肥胖患者而言,定位难度大,加之穿刺针头长度有限,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股动脉如长期反复穿刺,血管内壁瘢痕组织增生,影响血流的通过,从而影响整个下肢血液循环[2,3]。而桡动脉由于位置表浅,易于触及,无静脉与之毗邻等特点,可避免误入静脉,因而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3.2桡动脉采血的优势

从人性化角度看,桡动脉采血时环境不需要特殊遮挡,对病人的体位无要求。桡动脉易于暴露且血管表浅,按压方便,易于观察,如同取静脉血或静脉注射,患者易于接受。股动脉采血则须将裤子褪至大腿以下使大腿外展,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清醒患者会感到难为情,不利配合,由于暴露时间过久易使患者受凉感冒从而加重病情;另外,此部位疏松,按压不当易造成组织出血而不易被发现。

综上所述,对患者行桡动脉穿刺进行血气分析,具有穿刺成功率高、能减少血肿发生、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建议临床推广使用。对于休克或其他原因导致桡动脉不易触及者,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择取。

参考文献

[1]尤黎明.采集动脉血与血气分析[A].见:颜美琼.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110.

[2]张华.足背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7.

[3]胡淑华.足背动脉与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标本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4,10(11):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