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京剧艺术教育的美育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浅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京剧艺术教育的美育探索

彭萍

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美术在社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美术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京剧艺术教育后,美术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完善美术思维方式和实效能力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美术教育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方面的教育革新。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京剧艺术

1.美术教育现状

在开展美术教育中,很多美术教师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美术教育的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只能学习一些枯燥的美术理论知识,学生无法深刻感受到美术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也无法系统学习探究美术这一学科领域的科学性及专业知识。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京剧艺术教育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育方式的科学性,拓宽美育思维方式,对学生德育思想教育等方面,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果。

1.1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缺乏创造思维

美术分为六大门类。美术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所以在美术教育中需要使用全面、具体的评估手段,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比如很多学生在绘画中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去创新思变,只是生硬地模仿美术教师的绘画方式和绘画思维。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在进行绘画训练后,无法提升自身审美能力,无法提高自己的美术绘画技能的,也是无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的。这样一来美术教学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1.2美术教育方法落后

很多美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在每节的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美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任务是消化教师讲解的美术知识,记忆学习的美术知识。在对美术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美术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方式没有什么区别,学生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上学习,除了记忆了大量的美术知识,并没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美术技能和美术素质。因此,这样的美术教育是失败的。

1.3学校把美术成绩当作评估学生美术技能的手段

很多学校认为美术成绩是可以体现学生的美术水平的,所以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单次美术测试成绩。但是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一次美术成绩是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美术水平(和美学素养)的。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结构系统,其包括空间直感教育性(即美术灵感获取教育,美术直感与造型感觉能力训练教育)、启迪诱创教育性(即情感有效宣泄教育、魅力美表现实践教育)和情感享受教育性(即审美欣赏意识与能力教育。即使一名学生在考试中可以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只能说明学生的这一次这一方面的美术知识是比较扎实的,这是无法体现学生的整体综合美术水平的。所以学校要想对学生的美术水平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应该运用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

2.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所以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明智之举。学生在接受了美术教育后,不仅会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技能,还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同时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青年。所以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比较重要和必要的。只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才能保证我国的意识形态是安全的。

3.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京剧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拥有着丰富的资源与内涵,承载着中国几干年优秀的传统与文化。很多学生之所以对美术教育没有学习的兴趣,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美术教育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的是一些枯燥的、单调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单一的模仿技能。而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京剧艺术后,美术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在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中学习美术知识,在美育学习中细细体味中国的绚烂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京剧中的脸谱,学会如何运用专业美术知识画脸谱。学生也可以在进行绘画训练中对京剧中人物的服饰、造型有深入地了解。研究发现,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了京剧艺术教育后,更多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京剧艺术教育的美术教育对策

4.1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在美术课堂上培育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超越德育课堂,主动融入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与社会生活之中。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美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观摩、学习,接受新观点、新思路,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学生在进行了社会实践后,才能使创作的作品具有生活化特点,能够打动观众。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当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为创作美术作品寻找灵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

4.2注重审美主体的培育,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术教育必须实现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美术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才能突显美术教育的目的性维度。更为重要是可以实现人文精神与政治诉求融为一体,努力使教育主体成为审美主体。美术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建美好幸福生活的主体,在美术教育中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然后可以使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有价值的理论知识。美术教师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培育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优秀青年。

4.3使用经典的京剧片段导入新课

在美术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是比较重要的,美术教师只有做好课程导入这个环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很多京剧中有比较经典的片段,美术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课程时,可以在讲解新课之前,给学生播放经典的京剧片段。在学生看完片段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你认为这个京剧片段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些内容?你认为京剧中人物的服装颜色和线条设计有什么特点?因为刚才的观看,在美术教师提出这两个问题后,学生会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会认真思考问题。同时,学生很容易被经典的京剧片段所吸引。此时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新课了。美术教师使用经典的京剧片段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直观体会京剧的艺术特色。

4.4在讲解美术课程中融入京剧艺术

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京剧人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课本中的哪些美术作品运用了没骨法,哪些美术作品运用了勾填法。勾填法、没骨法画出的作品给你什么不同感受?在学生讨论完问题后,美术教师给学生分析书中的美术作品。学生了解到,没骨法是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脸、身体、五官和衣纹。例如,对孙悟空的描述就是没骨法。勾填法是先用墨线勾画出人物形象,然后填上相应的颜色。例如在《白蛇传》中就使用了勾填法。同时在对没骨法和勾填法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没骨法和勾填法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没骨法具有豪放、大气的特点。勾填法具有精细、干练的特点。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美术课程中融入京剧艺术教育后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5开展京剧人物设计大赛

为了激发学生对京剧和美术的兴趣,可以开展一个京剧人物设计大赛。在大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学生的作品可以被展览在学校的美术馆中。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找灵感,也可以到美术展览馆找灵感,甚至可以去看京剧演出。学生在这样宽松的创作环境中是可以激发创作灵感的。学校通过开展京剧人物设计大赛,不可可以普及京剧文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结语:

在21世纪,美术教育只有不断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解决在教育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吸收以往优秀成果,增补不足,拓展学生美术学习领域,吸纳活用新的研究成果。所以美术教育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美术教育更具有价值。在美术教育中更多融入京剧艺术等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使美术课堂成为更加全面、系统地阐释、展现美术的特征、本质、形态、发生、发展、创作、鉴赏、传播等性状和规律的课堂。相信,美术教育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可以培养出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热爱、欣赏、传播中国优良传统艺术的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国霞.关于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2:20.

[2]宋阳.高校美术教育的弊端与未来发展方向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15.

[3]陈华,陈晗晟.大学生美术欣赏与个人修养提升探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0.

[4]邓福星,美术概论[J]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1

[5]刘明来.论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