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本质安全建设水平

/ 2

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本质安全建设水平

纪承燊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水口集团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口集团公司”)由福建水口发电有限公司和福建尤溪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整合成立,于2010年7月21日正式揭牌成立。公司下辖五家子(分)公司:水口运营公司、尤溪流域公司、水口坝下工程项目部、水口检修公司、嵩滩埔公司。公司本部设在福州市,子(分)公司分别设在闽清县、尤溪县。公司管辖水口、街面、水东、雍口、嵩滩埔5座电站、17台机组,现有装机总容量186.6万千瓦;承担福建省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闽江和尤溪流域防洪防汛、通航等重要任务。公司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连续十四届蝉联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2010年集团化改制以来,水口集团公司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国网福建电力应急管理新要求,积极推进公司三级预案体系建设,科学配置应急队伍,优化应急信息报送流程,完善应急值班、通讯、指挥、物资等硬件基础,分专业、分层次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不断深化和提升。

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面

水口集团公司从水口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起,始终把“应急意识的培养、应急预案的完善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作为企业应急文化建设的重点,并逐步建立准备充分、保障有力、反应迅速、考核严厉、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构建应急预案体系。水口集团公司成立后,根据新的应急管理模式,对照国网公司应急预案体系框架要求,建立上下对应、相互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预案修订计划由安监部统筹规划,专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修订,各级专家进行评审。在预案修编前,公司特别注重应急编制前的调研,充分收集一线车间、班组员工等编制意见和建议,如需在上级框架的基础上增加哪些预案,如何简化预案内容发挥最优应急处置能力等等,为编写及修订应急预案提供依据。预案修订过程中,更加注重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流程的梳理,并将其做成简明扼要的流程卡,方便现场人员的学习掌握与应急处置。公司先后制修订应急总体预案1个、专项预案29个、现场处置方案167个,内容涵盖公司集团本部、下属五座电站及坝下工程项目,涉及人身事故、设备事故、水淹厂房、防汛抢险、黑启动、火灾事故、破坏性地震、通航运行、坝下工程施工等方面。

——强化预案动态管理。公司针对水口集控中心新投运、水口坝下工程开工建设、水口电站河道下沉通航工况变化以及福建能监办受限空间等应急管理需求,动态及时组织修定相关应急预案并发布,以切实满足现场应急预案管理要求。针对福建沿海地区每年台风多发等特点,公司专门制定防汛抗台作业指导书,落实防汛抗台专项工作,并做好事前组织学习,事中全面运用,事后认真总结闭环管控。

三、应急保障机制建设方面

1.以人为本,建立高效的应急值班机制。公司根据现场应急管理工作需求,组织制定应急值班管理规定,明确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应急值班人数、专业、地点和要求,将每天的生产值班人员在生产值班网进行公布并在前一天下午3点发短信通知值班人员,保证每天现场均有检修、维护和生产技术、安全监督人员、值班领导。加强生产指挥和事故抢修值班,落实抢修队伍人员名单,提前做好故障工器具、检修材料、备品备件的保障工作,备齐故障抢修材料和备品备件,保证故障抢修车辆车况良好,确保组织、人员、材料到位,故障抢修工作快速、有效。强化应急事件信息报送规定,严格执行信息报送流程,统一报送口径,避免多头汇报和信息不对称,防止迟报、漏报、瞒报事件。

2.未雨绸缪,建立周全的应急物资储备。公司着重加强应急保障常态化管理,对目前各部门负责管理的各种应急资源,如备品各件、工器具、通讯设备等,均在公司“应急管理网站”上公布,详细记录保管责任人、存放地点、数量、检查试验时间及需要更新的时间,同时建立与厂家联动的物资备件专属调用通道,警企联动协作安保模式等多项联动应急,确保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协同应对。在保证一般生产事故应急需要的生产值班应急队伍建设基础上,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的联系,以社会化的专业救援队伍、专业人员和专业救援装备弥补企业自身应急救援能力的不足,保证事故应急救援。

3.依靠科技,建立强大的通讯信息平台。公司引进先进的设备和通信技术手段,在福州、闽清、尤溪建成三个应急指挥中心,各中心均配备华为9039高清终端,安装相应高清摄像头以及高清视频矩阵等辅助设备,开通8M以太网专线通道,通过泰乐10G相切环与省公司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互连,实现三地同时参加上级召开的高清应急指挥视频会议或公司内部应急会议功能;在福州生产调度大楼及水口、嵩滩埔、水东、雍口四个电站建成基于IP的视频监控系统,并接入统一中心平台,系统可与SCADA系统进行联动,实现对各电站重要区域进行实时可视化观察、监控并进行录像,图像资料可存储20日;在福州生产调度大楼及水口、嵩滩埔、街面三个电站建成基于IP的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对上述地点各重要生产办公区域等应急广播功能;在福州集控中心及各电站配置卫星通讯电话,保证在所有通讯中断端情况下应急通信联络。

四、应急培训演练方面

1.制定周密应急培训计划。公司每年年初按照水电厂生产周期管理特点,结合福建台风、地质灾害多发等特点,组织编制应急培训演练计划,明确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生产部门以及班组层面的应急培训演练内容,并纳入公司年度安全工作计划闭环管理。

2.加强培训提升应急能力。各专项预案的演练,公司要求各专业部门专门成立应急演练方案编写小组,选取合适的导演内容及场景进行演练,使演练方案能够贴近现场、符合实际,增加演练逼真程度。在培训过程中,主要通过事件情景的模拟和岗位考试等形式,开展岗位应知应会的学习教育和模拟操作训练,根据班组实际岗位和现场情况,加强平时培训,熟知现场各种状况,提高应急状态下的识别判断和处置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应急演练。公司认真组织开展桌面推演、现场实战、功能演示以及企地联合等多种形式的应急培训演练,重点强化贴近实战的无脚本演练,轻“演”重“练”注重实效。演习周期,要求每两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实战演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预案应急演练,且三年内各专项预案至少演练一次;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且两年内各现场处置方案至少演练一次。综合实战演练,公司总经理及相关分管领导必须亲自到场观摩指导,加强演练过程管控,确保不走过场。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主要以基层班组为单位组织开展,重点强调现场应急处置的“快、精、准”。在应急反恐演练方面,公司重点围绕水口、街面电站等重要反恐目标,加强警企联合反恐演练机制,并积极构筑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项措施。仅今年以来,公司就先后组织开展了“迎峰度夏及防汛防台风应急演练”“厦门重大活动保电专项黑启动演练”“水口、街面电站反恐演练”“人员烧、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升船机承船厢失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演练”等涉及“水工、水文、电气一次、电气二次、水电厂动力、急救、后勤、交通、保卫、通讯”等十个专业30场次应急演练及现场处置,累计参演人数790人次。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和提高应急抢险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发现不足补差距,有效降低突发设备事故带来的损失及影响,确保安全生产。

4.做好应急演练评估整改。演练结束后,要求各牵头部门、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评估,梳理、检验应急预案,完善优化预案管理流程,补充应急处置方案流程,做好岗位角色匹配。演习过程出问题制定整改计划,所有整改项目均挂网,定期进行跟踪监督,按期闭环管理。近年来,公司针对防范强降雨、台风应急工作,在各个电站洞口、进水厂房通道、洞口、门口加装防水挡板,对坝顶门机及尾水门机采取锚固措施,对厂区、坝区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特别是“尼伯特”台风形成山洪对220kV开关站造成的威胁立即进行整改;针对反恐应急工作,水口电站各个厂区岗哨均配有武警把守并装设液压反恐冲撞装置,在厂房及办公场所所有入口加装门禁系统,员工凭刷卡进入;针对消防应急工作,公司专门成立消防队,配备专职消防员、消防车等人员技术装备,并多次参与地方救援,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针对应急指挥中心硬件不足方面,规范应急指挥中心硬件标准化配置,提升应急指挥能力。

多年来,水口集团公司从未中断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探索与研究,在应急体系建设、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应急培训演练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离国际一流的水电企业还有差距,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创新、探索和提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应急装备有待提升。应急救援工具、水下探测装备、无人机、移动指挥平台等高科技装备还未配置;二是应急惯性思维有待转变。比如台风应急预警工作,各级政府均层层发布预警通知,但基本按照格式化进行发布,较难用专业角度来指导企业实际工作,容易淡化员工对应急管理的紧迫感;三是应急演练实效有待提升。公司每年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但部分项目逐年变化不大,缺乏创新,容易造成部分员工抵触心理,参与热情降低,导致演练成效难以经受现场实战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