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线损排查的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电网线损排查的方法分析

刘振中

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滨海分公司江苏盐城224000

摘要:管理部门范围内开展线损分析与治理工作,保障降低线损工作机制,夯实线损管理基础,通过各项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促进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根据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重点工作检查指标要求,台区管理是线损“四分”管理的根基。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以采集设备安装率、可采率、户变关系准确率、采集数据准确率、台区线损率等为标识构建台区线损管控指标体系关键。

关键词:电网配电;线路损耗;排查

1线损的内涵与意义

1.1线损的内涵与分类

供电需要经过线路的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因为电阻、磁场等原因,会出现电能的耗损,在电力的使用过程中对于电力企业控制电力的耗损是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对于远距离传送线路的供应电,因为距离的原因所需要的线路会较长,线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大的耗损情况。线损是指电力企业在电能的传送的过程所产生的电能的耗损,按照性质的不同将线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理论线损,理论线损是指在交流电所通过的是纯电阻,所有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并不存在线损的情况,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当通过的为混合性的负载,就造成一定电能不做功,会产生一定的耗损。第二类是管理线损,管理线损是指在电力传送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传送电力需要通过很多电元件,这些元件因为电流交替的原因会形成电阻和电抗,导致电力传送过程中的电力消耗。电磁场因为需要电磁转换,在使用的过程中铁心发热产生电能的耗损。电力企业都有由于设备的落后或者工作人员在计算时所生成的误差从而造成电能损失的情况,因此,管理线损所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1.2电力管理中线损的意义

电力通过发电企业传送,在传送的过程当中并不能达到理想化的程度,将电能完全的传送到电力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在传送的过程当中,电能会出现各种的消耗与损失,影响线损的因素有很多,像电能转化为热能、电力管理设备落后、计算误差等,线损成为电力传送时的主要问题。对于电力企业,技术先进的电力企业,线损的程度小,为实现电力在传送的过程中全面的传送电力,减低电力企业的成本,实现电力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电力企业应重视线损的管理问题,减少线路中的电能的损失,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国家要求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能源的使用应最大化地减少能源的投资,加强电力管理中的线损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的效率,为生产生活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2线损排查方法

2.1组织体系

为了保证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任务按期完成,某公司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按照清晰、明确、科学的流程原则,分别制定了主网线损管理、10kV线损管理工作、配网线损管理工作,形成了责任清晰、分工明确、设计科学、衔接流畅的流程体系。按照线损管理职责范围可分为分压、分线、分台区进行了指标分解、控制和考核,实现了线损管理全过程的可控和在控,达到了降损增效的目标。(1)调度工作。调度中心月初开展分压、分线、母平线下计算工作,每月计算两次,提前梳理出不达标元件明细,对35kV及以上分线、分压关口、所有母平元件逐一进行线下计算,并对不达标元件进行治理、对有反向表计表底是否参与计算问题进行校正,对10kV母平涉及站用变表计未参加模型配置和计算问题进行校正根据上月电网因计划、故障、消缺等导致电网方式变化情况,梳理本月涉及模型配置,并修改正确。(2)计量工作。由营销部计量室牵头,运检及调控专业配合,负责智能表全覆盖、采集成功率提升、电能表故障以及变电站关口计量完善工作,如发现故障,计量组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发现随时解决,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3)系统接入。月初开展分区、分压、分线、母平、台区线下计算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跟各个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及时解决。由运检部信通专业牵头,调控及营销专业配合,负责六大专业系统(营销业务系统、电能量信息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度SCADA系统、调度OMS、电网PMS)接入工作,每天根据采集的成功率对变电站及高压用户的查表。确保系统数据准确、完整。(4)35kV及以上线损工作。由营销部电费室牵头,调控专业配合,负责核对35kV及以上线路数据核查与治理,并确保系统数据准确、完整及分线线损合格。(5)10kV及以下线损工作。由营销部牵头,运检及调控专业配合,负责10kV线路及低压台区数据核查与治理,并确保系统数据准确、完整及分线分台区线损合格。建立了10kV线路线损管理协同工作机制,推进关口管理与专业协同相结合。发展策划部门负责根据上级电压等级供电量、线损率及专线用户电量等信息核定各市、县公司10kV总供电量水平;运检部门负责电网模型的建立及变更维护,负责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将存在互供关系的线路组合为考核单元,负责根据线损率计算结果进行高损分析、制定降损措施及计划,落实技术降损措施;营销部门负责关口及用户计量点的设置及变更维护,负责用户新装、变更及销户,负责抄表(含自动采集及异常人工补抄)及线损的统计计算,负责反窃电工作。明确的职责分工避免了过去责任不清、质量不一、推诿扯皮等现象,同时建立了工作小组内部横向协同平台以及健全纵向管理“说清楚”制度,确保了工作协同顺畅开展。根据国网公司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双周视频例会公布的考核结果,省调以月通报形式,每月发布上月各地区电网同期线损分线和母线平衡指标完成情况,并抄送公司发展、运检、营销、科信部。针对月通报地区分线和母线平衡指标排名情况,省调采取了“指标排名末位督导”工作机制,对指标排名靠后的地区进行专项督导,现场对达标率不满足考核要求的输电线路和母线逐条指导地区专业部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整改计划,协调各部门共同解决问题。省调将地区督导情况及时向发展、运检、营销、省计量中心等通报,各专业部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2.2技术体系

10kV配电线路管理较薄弱,线损合格率较低的情况,为了加快提升合格率,该公司首先健全了10kV配线线损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了相关职责。以保证系统与现场供售关系一致。现场处理采集不成功、表计故障、供售关系错误以及窃电查处等影响10kV配线线损的问题。用户采集不通导致配线售电量缺失线路不合格,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确定采集不通10kV用户明细。对于供电关口表计故障,采取以下措施:(1)关口表采集不通导致关口电量缺失,直接导致线路与母线的线损率不合格,通过采集系统可以确定供电关口采集不通的明细,对于采集不通供电关口进行现场核查与治理。(2)通过计量班每天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排查,如发现整个站不在线,首先会联系厂家进行及时处理,如某个出线关口电流、功率异常,首先会联系调度、发展、运检部进行核实,看是否会有拉手或新投现象,如新投出线首次检定,排查二次接线是否有问题。如不是新投线路将进行现场核实逐一排查问题所在,及时处理。

3结语

台区治理工作,以长期异常台区为主线,核查台区倍率、容量、电流、反向电流及供售关系。结合SG186系统中统计的台区月度线损率进行分析,若SG186系统中统计的该区域线损率正常,重点考虑该区域中高损台区采集成功率低的问题,需安排台区经理到现场进行处理。通过数据治理,现该公司台区最初合格54%提升到78%,提升了24%,按预期完成国网考核要求。

参考文献

[1]纪书军,李正哲,郭威,张增丽,韩旭.基于采集实用化的10kV线路线损管理[J].河北电力技术,2016,35(02):60-62.

[2]尹兆文,陆鑫.运用专业联动提升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的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