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综合、开放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药学专业综合、开放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

肖安菊喻昕尹美珍

肖安菊喻昕尹美珍(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摘要】我们对药学专业本科生综合性、开放性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结合学校针对学生项目的开展和资助,从项目申报、实验的组织与开展、实验教学的管理与评估等几个方面构建了药学综合、开放性实验体系。结果表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加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药学专业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

引言

国外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显示,在其本国药学发展状况下,药学教育往往以培养职业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1]。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高等药学教育的教育观念应逐渐转变,培养药学生的"综合创新者"意识和"药学服务者"意识,以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药学领域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适应未来人才竞争[2]。近年药学院校迅速增多,生存需求及趋同心理使各药学院校一时间失去明辩医药领域人才需求形势的能力、盲目跟风。老的药学院校将注意力集中于科研课题、硕博培养、重点学科的竞争和比较方面,新的药学院校则在专业设置、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亦步亦趋,力争扩大影响。但因为办学水平有差距,新的药学院培养出的学生考上研究生比例很小,实际动手能力很差,处于两难境地,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在就业市场上缺少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合于二类学院药学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1药学专业综合、开放性实验的开发

我校的药学专业属于大药学方向,实验室包括药理、天然药化、药物化学和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剂等普通实验室。其中的设备都是为教学准备的,仅凭这些实验设备要进行综合、开放性实验,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资源,增加学科间的融合,我们将药学与基础医学充分结合。随着教师申报的科研项目增多,我们把综合、开放性实验项目与老师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授们的实验条件。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尽快接触到本专业的最前沿领域,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毕业环节打下了基础,提高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3]。经过两年的实践,这种开设综合、开放性实验的方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学生很踊跃,因为学生和教师可以双向选择。我校药学专业综合、开放性实验内容是沿着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筛选、天然药物保健产品开发、医学基础研究等三条主线进行的。

1.1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筛选

以喻博士和尹博士为带头人的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筛选。2008年市级课题“艾蒿水溶性部位药理活性及相关产品研发”成功立项,2009年省级课题“艾蒿水溶性部位组成及药理活性研究”立项成功,两项目涉及了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分析及基础医学(包括体外细胞实验、动物药理实验等)内容。先后有近二十个学生参与到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验学生在查阅资料、实验设计、操作技能、结果分析、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其中,07级药学本科班张倩同学先后获得湖北省和本校生物实验技能大赛一、二等奖。

1.2天然药物保健产品开发

2006年,我校医学院与(中美合资)湖北汇特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汇特生物医药研究所。汇特公司提供资金援助,医学院药学系提供人力、实验平台和技术,旨在立足于中国天然产物资源,从事生物资源、植物提取、营养食品、保健品、天然日化品等的研究开发。先后开发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空气清新剂,罗汉果饮品,纯天然植物染发剂等。这些研究工作都是在药学系老师的带领下,由药学本科生团队具体完成。07级药学本科生吴平正是因为研究空气清新剂有突出表现,于2010年9月份在省生物实验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

1.3基础、临床相结合

以李博士为带头人的团队主要进行药理学、生物学基础研究,2011年她的省级项目“灵芝酸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成功立项。并在此基础上,我校与黄石中心医院合作申请建立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目前主要是在体外细胞上进行生物学实验,诸如细胞转染、PCR扩增、蛋白质表达的免疫组化等细胞生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科学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着重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及知识快速更新时代,一人之力难成大事,只有一个团队,大家各有侧重,互为取长,充分合作才能成功。

2综合型、开放型实验的实施

为了贯彻执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黄石理工学院每年拨出一定经费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大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由校教务处和科研处共同组织专家进行校内评审、立项。我们药学系师生其努力,每年都可以拿到7~9个项目,每个项目约五个学生参加完成,仅此两项,每年有五十名学生可以参与到综合、开放性实验中来。加之参加老师课题的学生,我校药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约60~80名,参加综合、开放性实验的学生覆盖率达到100%。

2.1项目申请书的撰写

为了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要求小组里的每位学生都要写项目申请书。具体做法是:由指导老师确定研究内容,小组成员根据研究内容、要求及目的查阅相关资料,写项目申请书,申请书中一般包括该项目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主要仪器设备、研究进展、预期达到的目标及经费预算等等。经指导老师审阅,哪位学生的项目申请书写得较好,就由谁当该项目负责人。对于学生而言,写项目申请书是最难,最刺激,也是最展现个人实力的事情。他们中多数人开始是不知如何动手,逐步在老师的鼓励、启发和帮助下,渐渐顺手,无论质量好坏,一般都能按时完成任务。

2.2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由于实验项目多是在课余时间完成(大部分是在晚上和周末),加之有些实验步骤需要时间很长、药品较多,项目组也多,指导老师和实验老师不可能时时守在旁边。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与正常实验教学相冲突,避免药品乱拿乱放,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实验室的安全等等,都需要严加管理。比如,进行UV-Vis实验时,要用石英比色皿,原来实验室有四只,一学期过后,全部损坏,比色皿残片躺在抽屉里,没有一个学生承认是自己损坏的,严重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

指导老师在项目中的作用是指导和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答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实验室安全,学校要求老师尽量陪同学生完成实验,这样,各指导老师非常辛苦,晚上加班,周末往往也不能休息。关于药品和仪器的使用,则要求项目组学生填表列出清单,由相关实验室的老师发放,用完后按照表格回收剩余药品、检查仪器设备和使用记录登记情况。虽然增大了老师的工作量,确让学生养成节约成本、爱惜仪器设备、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2.3考核方式

因为学校的项目完成后,要求结题,并要求学生参与结题评审会,回答专家的提问。结题材料包括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产品样品、专利证书等。实验工作完成后,我们要求学生根据项目性质书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其中很多学生发表了论文:操凤、陈敬钦的“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生长状态”(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罗汉果甜甙V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黄石理工学院学报);吴平的“艾叶挥发油的空气清新剂对高校学生宿舍空气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沈峰、吴小凤的“牛黄解毒片价格与质量分析”(时珍国医国药);张倩、简锐、彭玲的“艾叶水提物及分离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等等。雷云、姜振、刘星星等同学准备了研制的染发膏样品,并且写了“纯天然植物染发剂的研究报告”,染发剂生产工艺还申报了专利。

3对综合型、开放型实验实施的体会

经过07级、08级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综合设汁型、开放型实验取得了成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4]。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要想使得综合型、开放型实验能有序地进行下去,首先要鼓励老师争取更多的课题和经费,带领学生写出更高水平的项目申报书,把好实验方案的制定关。由于学生以前没有作过实验方案的设计,更没有写过项目申报书,动手之后自然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想到放弃,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极大的耐心。曾经有老师开玩笑:指导几个学生写项目申报书还不如自己写来得轻松、快速。其次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使每位实验老师各负其责,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与科研完美结合,互不冲突。尤其是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财产安全,毕竟化学实验中的某些试剂腐蚀性较强,且经常用电、用水,而学生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雁冰,杨世民.美国高等药学教育研究状况分析及启示[J].药学教育,2007,23(1)∶57-60.

[2]刘春艳,史国友,潘海宇.药学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5)∶748-749.

[3]任绍梅,王虹,赵如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开发与实施[J].化学高等教育,2003(3)∶16-17.

[4]孙伟,胡孔诚,王宇靖等.海洋化学综合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化学高等教育,2008(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