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能替代打造绿色电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电能替代打造绿色电网

孙志强1王智慧1刘东1李洪涛1尤秉文2曲

(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河南新乡473000;

2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多样化、清洁化的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电力-以其众多优势必将成为多种传统能源的替代能源。为了保证电力替代、绿色能源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方针政策。本文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电能;绿色革命;电能替代

一、引言

电能替代是国家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也是电力公司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拓展电力市场的重要途径。公司围绕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电能替代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电能替代实践,发挥电能清洁、环保、高效的优越性,拓展公司电力市场,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打造绿色电网、推动新乡地区低碳发展。

二、总体目标及主要做法

电能替代的总体目标是: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积极引领落实国家政府指导意见和省电能替代实施方案,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燃煤比重,以电能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减轻煤炭使用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满足客户用电需求,全面推进“电能替代”,并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为服务绿色低碳发挥战略,构建以电为中心的清洁新型能源消费市场,支撑公司长远发展,公司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积极创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电网推动、企业参与”的电能替代工作机制。推动政府成立电能替代领导组织,建立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常态联系机制,确保政府对电能替代工作的大力支持。针对地区特色,加强与政府沟通,完善与市场工作要求相匹配的政策支持,出台含金量高的价格政策,降低“电能替代”项目建设、改造和运行费用,提升电能替代项目的经济性。

2、提高效率,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对接外部市场需求,成立由公司领导、相关部室负责人组成的电能替代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市、县两级市场工作机构,理清业务界面,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确职责流程,加强业务管控,注重过程督导,通过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推进电能替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开辟绿色通道,规范简化电能替代项目管理流程,形成“报装协同、营业推进”的工作模式,实现电能替代工程从业扩报装到送电全过程“一站式”服务。

3、加强电能替代潜力分析,明确电能替代实施方向和路径。按照“示范引路、重点突破”的思路,聚焦新能源汽车、港口岸电、电烤烟等电能替代工作重点,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开展市场调研,认真排查潜在的电能替代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并动态追踪项目情况,做到“精准替代”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节能服务为平台,以示范项目为引领,优化电网经济运行,全力做好电站并网接入,确保绿色电量全额消纳。

4、宣传评估,积极拓展电能替代影响力。主动挖掘客户用电需求,对于有意愿进行电能替代但尚未准备充分的客户进行政策解答、报装流程普及。大力推广“电网连万家、共享电气化”营销主题活动,倡导“零排放”生活:对学校、商场、工厂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用户进行走访,联合市教育局开展“电器进万家,共享电气化”活动,联合经销商开展“买家电、送电费”促销,建设校园“阳光厨房”,推进家电下乡。通过对燃煤、用电的经济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分析,做好电能项目实施和总结推广,深入分析电能替代项目运行后的经济效益,提炼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形成典型示范工程,扩大电能替代影响力。

5、电网改造,开展电能替代“预受理”。制定供电方案。编制用户电能替代改造方案时,对用户电能替代方案与其供电方案整合考虑,并对方案运行的经济性做详细分析,确保用户能按期收回改造成本,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加大对电能替代项目配套电网工程的优惠和支持力度,建立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相关部门协同机制、电能替代打包项目和应急增补项目机制,提高配套电网建设的时效性,适度超前完成配套电网建设。

6、精益求精,深化服务“反思”机制。坚持供电服务预警分析,大力倡导“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通过开展“投诉反思会”和“听、讲、议、思”的方式,推动各级营销管理人员开展流程穿越,及时处理困扰一线的“肠梗阻”现象。加强企业参与电能替代,试点电能替代项目。通过企业实践反馈、实践电能替代机制成效。供电企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上门征求地方政府和客户对企业的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客户需求以便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追求供电方和用电方的双赢。

三、具体案例

“电气化+电动车”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是市委市政府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公司主动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完成了多家新能源汽车报装接电,新增容量31080千伏安。加快推进充换电网路建设,全市已建成投运电动车充电站15个,充电桩90个,充电量1320万千瓦时。目前,全市拟建设1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13个公交、物流充电站,12个城市(含县城)充电站,形成电动车充电服务网路,年充电量达1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排放10万余吨。

四、结束语

以本地区为角度放眼整个能源市场,“以电代油、以电代煤、电从远方来”电能替代战略,确实有效降低了化石能源消费,优化城镇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地方清洁能源消纳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拓展售电增量市场和实现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电能替代是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及产业和环保政策,符合社会和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需求,是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根本保障,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和实事,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俊.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J].电网技术,2010,34(10):1-5.

[2]RifkinJ.Thethirdindustrialrevolution:howlateralpower

istransformingenergy,theeconomy,andtheworld[M].Houndmills:PalgraveMacmillan,2011:17-19.

[3]DOE,USA.“Grid2030”:anationalvisionforelectricity’ssecond100years[R].WashingtonD.C.:UnitedStatesDepartmentofEnergy,OfficeofElectric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2003:17-39.

[4]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1:24-27.

[5]周孝信.我国电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电网技术,1995,19(2):1-10.

[6]周孝信.新能源变革中电网和电网技术的发展前景[J].华电技术,2011,33(12):1-27.

[7]丁毅,StergaardJ,PoulES,等.基于智能电网构建的欧洲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现状和前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