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膀胱护理结合针灸疗法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损伤源性膀胱患者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浅谈膀胱护理结合针灸疗法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损伤源性膀胱患者功能的影响

何青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摘要】目的:通过案例观察,探究将针灸疗法与膀胱护理相结合对于因脊髓损伤患神经损伤源性膀胱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何疗效。方法:以我国我院院收诊的64名患者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膀胱护理和针灸疗法,观察记录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自主排尿时间更短,并发症感染的几率也更小。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损伤源性膀胱患者实施膀胱护理结合针灸疗法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膀胱护理、针灸疗法、神经损伤源性膀胱患者、功能

临床诊断中常见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案例,患者往往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神经病变或者损害,进而引起该种疾病,同时出现膀胱尿道功能不正常,出现排尿不畅、尿滞留等复杂的排尿症状,甚至出现慢性肾衰竭等严重症状。在临床护理中,注重对患者进行功能护理及恢复对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改进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以我国某院在2014至2016年收治的64名脊髓损伤致神经损伤源性膀胱患者为案例,该64名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0,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1,两组患者常见尿潴留等症状,且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较大差异,具有研究意义。

1.2护理方法

两组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日常护理,对患者进行尿管留置,定时进行夹闭、引流开放、尿管更换操作,并进行膀胱冲洗;观察组则实施膀胱护理和针灸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具有完善的饮水方案、详尽的功能训练计划和心理疏导方案等。相比较而言,观察组的方案更为完善,更能体现个性化,具体如下:(1)按照膀胱护理的基础要求,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饮水方案,要求成人每天早中晚三次定时饮水,每次饮水量达到400毫升以上,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同时要求患者每天晚上8点后知道第二天早上6点这段时间不得饮水;(2)结合患者的饮水方案,为患者制定完善的排尿功能训练,也可依据与患者身高、体重以及活动情况等因素相同的健康人的排尿规律制定患者的排尿时间点,并对患者进行刺激会阴部、叩击耻骨上端等反射性训练,帮助患者排尿,同时要注意当患者出现发热或者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调整方案;(3)针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间歇性导尿,每次导尿不超过400毫升,如果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残余尿液小于100毫升时则可以终止导尿。(4)在日常护理和膀胱护理的同时结合中医的针灸疗法,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针灸治疗,通常每天一次,以10天为一疗程,坚持治疗两个疗程,辅助患者功能恢复。

1.3评价指标

治疗过程详细记录病人各项数据,并重点关注患者自主排尿时间和尿路感染症状,患者自主排尿时间的评价标准是在损伤后直到建立规律性排尿机制后患者能够自主排尿,并且保证每次尿液残留小于100毫升,而评价尿路感染的标准则是患者尿液有浑浊并伴随发热的症状,且经过检测白细胞计数超过标准要求。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采用统一指标进行评价。

2结果

2.1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详细情况见表1。

2.2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且差距较大。

2.3经过8周的治疗后,经检测,观察组RUV<100ml的人数有较大增长,RUV指数在100至200之间的人数显著减少,对照组则变化较小。

3讨论

经过观察记录及比对研究,观察组通过实施膀胱护理和针灸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大概8周后能够达到患者具有自主排尿能力且排尿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残余尿液有明显下降的效果,同时,患者的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与对照组相比也大幅降低,说明膀胱护理对降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具有显著疗效。究其原因,患者在脊髓受到损伤后造成膀胱出现功能障碍,引起膀胱壁血流量的下降,进而导致其对细菌的抵抗作用下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放置尿管使得患者泌尿系统长期开放,使得其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幅增加,而实施膀胱护理,将长期置放尿管改为间歇性导尿,能够保证膀胱正常的血量供应,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经长期临床实验证明,对人体相应穴位的刺激能够通过神经传导作用辅助人体相应部位恢复功能,如对八骶穴的刺激能够通过神经传导引起逼尿肌以及膀胱内括约肌恢复规律性收缩,提高其协调性,进而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泌尿系统正常排尿功能。除此之外,通过针灸疗法,还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小便不利以及小腹胀痛等症状,并对腰骶部疾病及坐骨神经痛具有显著疗效,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中将膀胱护理与中医针灸疗法相结合对与治疗脊髓损伤性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炎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够使患者自主排尿时间逐渐缩短,大大减少残余尿液,还能够比传统治疗方案更快地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减少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相关学科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万芳,刘玉惠,侯国瑞,底位直肠癌病人Dixon术后排便异常护理12例[J].中国保健,2006,14(4):111.

[2]史俊霞,间歇导尿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影响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