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降低心导管室二级库出库错误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PDCA循环在降低心导管室二级库出库错误率中的应用

费贞张晓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介入中心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降低二级库出库错误率对保证准确材料收费,保证医疗收费质量,降低科室成本,实现科室“零库存”有积极意义。心导管室每月盘存仍存在较多出库错误,运用PDCA循环方法查找问题、制定计划和目标、实施计划并检查实施效果,降低了科室二级库出库错误率。心导管室二级库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

【关键词】PDCA循环;二级库管理;心导管室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46-01

目前心脏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介入诊疗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治疗领域,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不断开展,心导管室应用耗材种类和数目不断增加,耗材管理难度增。如何做好心血管介入耗材的管理,确保医患双方的利益,提高心血管介入耗材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库存占用和浪费,优化管理流程,也将成为心导管室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心导管室二级库出库错误较多的问题,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即将计划(P)、实施(D)、检查(C)、执行(A)这一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进行心导管室二级库管理,从而降低心导管室二级库出库错误率,并使心导管室二级库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

1.制定计划

1.1现状把握

根据2017年1月27日—6月25日收集数据结果,动脉鞘、导丝、造影导管、指引导管、电生理等是二级库房错误率高的耗材。

1.2分析出库错误原因

(1)通费单跟电脑二级库出库单不相符,未严格查对;(2)耗材使用后未及时登记;(3)用物放置不正确;(4)医生技师自行使用耗材未告知护士;(5)环境布局本身存在局限性,没有合适位置放置;(6)设备科用物发放错误接收护士未及时发现;(7)未使用条码枪扫描入库。

1.3目标设定

改善前,每月耗材二级库房出库错误率17.7%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17.7%-(17.7%×72%×0.81)

=17.7%-10.3%

=7.4%

2.计划实施

具体措施:(1)规范标识位置,更换模糊标识,所有耗材按标识放置。(2)每个机房根据使用情况确定基数,按基数领用耗材。(3)接收二级库耗材双人核对。(4)增加盘库次数,半月盘库一次。(5)培训耗材相关知识。(6)规范耗材使用,所有二级库耗材由护士拆用并及时登记。(7)责任明确,由耗材拆用护士登记通费单。(8)使用耗材前跟医生再次确认,确认无误后再拆用。(9)二级库耗材使用扫码枪扫码出库。

3.查检实施情况

耗材分四组进行查检,数据收集结果分析,见表。

4.效果确认

目标达标率

=(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

=(7.3-17.7)/(7.4-17.7)×100%

=10.4/10.3×100%

=101.0%

5.建立标准化管理方法

导管室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完善和改进了耗材管理制度,实现了二级库及耗材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6.小结

心血管介入耗材管理和二级库规范使用是心导管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规范耗材及二级库管理,降低二级库出库错误率不仅是规范心血管介入诊疗行为的管理,使心血管介入诊疗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是保障医疗质量和介入诊疗安全的完善,更是医院面对医疗纠纷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心血管介入耗材的使用关系到患者、医院的切身利益,对介入诊疗耗材各环节的制度化、合理化、规范化全程管理和动态跟踪,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保证。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效降低了二级库出库错误率,减少了耗材出库错误,提高了导管室医二级库耗材管理工作质量,是导管室降低二级库耗材出库错误持续改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巧兰.心导管室介入耗材的零库存和二级库房管理[J].微创医学,2011年第六卷第四期.

[2]凌牧.医院耗材建立二级库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市场,2016年第10期.

[3]张远凤,张怡,谢丽玫.医院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系统应用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第32卷第11期2013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