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以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和扬力集团合作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构建新型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以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和扬力集团合作为例

徐媛媛

关键词:新型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培养模式。

一、江苏省主要存在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分析

目前,江苏省的工学结合主要存在两种制度模式:一种是“企业主导型”模式,一种是“学校主导型”模式。企业主导型办学模式的实质是由企业来承担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基本特征有: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企业配备实习车间和指导教师,承担实践教学经费,进行职业能力评价;职业学校承担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并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学生近半数时间在企业实践,分别以学生和学徒的身份在企业和学校进行劳动和实习;行业组织在职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企业承担义务。指导企业开展教学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这种模式比较接近和类似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学校主导型的实质上是以政府举办的公立职业院校为主体,完善教学要素,同时完成工学结合所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功能,在当前也是我国我省职教发展中的主体模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政府投资,依靠骨干学校,添置设备技术,仿真企业环境,进行实践教学,建立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重构课程,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突出实践性环节;政府统筹,在一定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实现集约化发展。

“企业主导型”模式的优势在于:

(1)与真实的生产服务的职业岗位紧密联系,学生能直接获得职业经验,强化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2)学生扩大了与企业的联系,有利于就业;

(3)同时企业承担了一部分教育经费,分担了教育成本,减轻了政府和学生家庭的负担,有利于扩大职业教育事业的在发展。

当前这种模式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1)运行环境不协调,中国有不少企业缺乏现代意识,不能承担义务;

(2)中国当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组织以及其他有效的非政府组织参与;

(3)政府亦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来激励企业、行业和公民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

“学校主导型”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的强势推动,建成速度很快,见效很快,而且有利于全局上的均衡发展。

而“学校主导型”或者“政府主导型”模式的问题主要有:

(1)就政府而言,财政收入毕竟有限,不能满足校校投入的需求;

(2)就学校而言,即使建成了,但是难于承担日常维持的消耗性成本;

(3)就学生而言,缺乏完整的社会性生产服务的真实体验,学生学到的技术容易与真实生产需求脱节。

这两种模式具有其各自的优势有和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两种模式存在的制度性障碍?根本的解决方法在于建立一种企业和学校的双赢机制,从根本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做到了这一点,和扬力集团的合作,构建了“企业和学校混合主导型”模式。

二、构建“企业和学校混合主导型”模式——以扬州天海职业学校和扬力集团合作为例

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面向农村困难家庭初中毕业子女招生,用职业教育扶贫的民办学校。该校不以盈利为办学目的,实行“先上学,后缴学费;由学生通过半工半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缴纳学费”的做法,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效解决了农村困难家庭初中毕业生升学难的问题。学校从2002年开始,就在所有专业和学生中实行半工半读。开设有宾馆服务、电子装配、服装制作和机电一体化四个专业。2005年10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被教育部、国家发革委等七个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十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学校。

江苏扬力集团是高科技机械制造企业,全国同行业排头兵。扬州市天海职业技术学校用半工半读的办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双方将遵循“共同投资、共同使用、产权明晰、互利互赢”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共同办好《天海扬力“金属切削与数控技术”生产型实训基地》。双方同意在扬力集团内部试建机电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建成一座生产型的实训基地。该基地既是生产车间,又是实训课堂,真正的实现了“把学校建到工厂里”,企业统筹学校资源,资源共享。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同志就试点工作批示:“提供帮助,争取政策。支持办好”。市政府同意划拨50亩公益性教育用地,采用校企合作等多元投资方式,将天海职业技术学校建成一所以扶贫为宗旨,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特色的职业学校。

这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分析

天海职业学校和扬力集团在试建《天海机电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共建《天海扬力“金属切削与数控技术”生产实训基地》。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自筹资金70万,购建模拟实验室、实习车间以及新机床等设备18台。江苏扬力集团投资200余万元,用于提供新建厂房,购置、安装水电等设备以及提供部分的二手车床,共同建立“金属切削与数控技术”生产实训基地。天海职业学校与扬力集团合办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及双方责权如下:

天海职业学校责权:

1、在已投入人民币70万元,购置CA6140—1000型普通车床18台建设实训基地的“金属切削”部分基础上再投入人名币50万元,委托扬力集团购置通用、小型数控机床,参与建设实训基地“数控技术”部分。天海职业学校先后共投入120万元。

2、负责安排教学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见习、实习。与扬力集团共同负责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天海职业学校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和安全生产方面教育,为学生办理意外上海保险。

3、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天海职业学校至少派出2名教师带队,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与偶发事件。

4、在二、三年级的半工半读期间,负责实习与就业的教师每月至少一次到企业来看望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并反馈给扬力集团,同时想学生回收学费与半工半读的作业。

5、设备的折旧费由扬力集团打入天海职业学校帐户后,学校负责用于购置新设备,学生在见习、实习期间的生活、交通补贴,以及特困学生的平时生活补助。此款全部供学生使用。

6、负责收缴学生的伙食费用,统一与扬力集团结算。

江苏扬力集团责权:

1、提供厂房用于安置实训基地的各种设备,并配套铣、磨、钻等机床。

2、负责实训基地从安装到投入运行的各项工作和相关费用,承担实习期间的水电等开支。

3、负责安排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配备实训教师、实训工具和原材料等,原则上一位师傅在一台机床上指导一名学生。协助天海职业学校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如有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可到学校兼课。

4、与天海职业学校一起,做好学生在见习、实习期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权拒绝违章操作、违纪犯法的学生来基地见习、实习、不承担违章操作而造成的人身伤害的经济责任。

5、为了将实训基地建成有创新特色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平时扬力集团可以在基地从事生产和培训活动。扬力集团按天海职业学校所购置设备总价提取8%折旧,按年度汇入天海职业学校帐户。

6、扬力集团根据需要,优先接纳办公办学阶段的顶岗实习生,同时优先录用天海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7、扬力集团同意逐步创造条件,解决实习生的住宿问题。见习、实习期间享受企业员工的伙补待遇。

天海职业学校与扬力集团合办实训基地,建立“企业和学校混合主导型”模式的成功在于最大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我国工学结合办学的最大问题在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所以,这种模式的成功创建为江苏省乃至我国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现实依据。天海与扬力合作办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企业和学校的互利双赢,也可以说是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那么在这种合作办学模式中,企业和学校分别获得了哪些益处呢?

天海职业学校的益处:

1、学校出资购买的设备只占实训基地总设备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其他设备、厂房、水电都是由企业提供,但是整个资源共享,学校可以使用企业的设备和厂房,为学校节省大部分实训开支。同时,不局限与这一个实训基地,学生甚至可以使用企业其他车间的资源设备。在实训过程中,企业还为学校学生提供原材料,为学校节省很大一笔开支。

2、企业对于学校出资购买的设备,属于一种租赁关系,企业将按年度支付学校8%的设备折旧费,这一部分返还的折旧费,学校可以用于购买新设备和学生教学费用。

3、企业为实训学生提供实训教师和教材。原则上是一个师傅一台机床一个学生,师傅一对一的教学生,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技能。企业本身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教材都是最前沿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不仅包括学生在学校能学到的,还包括学生在学校学不到的,这使得学生总能及时了解到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使毕业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4、企业为学生建有可以容纳1000人住宿的宿舍,解决了学生住宿的问题,同时,按照企业职工的伙食补助,提供实习学生一顿午餐,为学校和学生减轻了负担。学生在实习企业可以每月拿到不低于500元的实习报酬,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甚至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报酬,学生不仅可以养活自己,同时还可以还欠下学校的学费,“养活”学校。

江苏扬力集团的益处:

1、在没有学生实习的时候,企业可以使用学校购置的设备,可以用于生产,也可以用于其他学校学生和企业新员工的培训。

2、学校购置的18台机床设备和企业其他设备一样,不停的进行生产,为企业增加了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

3、大批的实习学生,为企业带来了低价劳动力,增加了企业的劳动成本。由于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学生,学生实习水平比较高,产品成品率接近100%,基本不浪费企业的原材料。

4、学生在企业实习一到两年,不仅为企业降低了员工流失率,为企业节省了新员工培训成本,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在毕业生中择优录取,解决了企业招工难,招好的技术工人更难的困境。

可见,天海和扬力创办的“企业和学校混合主导型”模式为企业和学校都带来了极大的益处,这是提高企业工学结合积极性的关键。

三、展望

如何使这种模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是天海职业学校和扬力集团共同关心的问题,扬力集团提出支持天海职业学校创办五年制大专,与天海职业学校共同培养高技术人才。企业和市场迫切需求高技工人才,培养更多高技工人才势在必行。扬力集团承诺:五年制大专学生三年在学校学习理论,两年在企业实习,企业为学生配备最先进的实训教师和教材,学生实习结束后,企业从所有毕业生中留下50%在企业工作,女生男生比例为3比7。天海学校对于扬力集团这一提议表示出很大的积极性,准备先办一个班的机电专业,并准备提前一年让学生进企业,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后三年在企业半工半读和顶岗实习。这一模式的建立实现了学校企业双赢,使工学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