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并联无功补偿电容器组配置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110kV变电站并联无功补偿电容器组配置探究

李婧

李婧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摘要:本文就目前电网大量而普遍使用的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配置接线、容量配置与电容器选型,结合已投运的一些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情况,通过对电网无功补偿的浅析,对110kV变电站10kV并联电容器的组成形式、接线构成、保护配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以110kV某变电站为例,从设计的角度对110kV变电站并联无功补偿配置进行选择与分析。

关键词:110kV;变电站;并联无功补偿;电容器组;配置

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力系统电压质量稳定的前提基础,在电力系统中国,科学化的电压控制与无功补偿,既能能保证电压质量,还能在此基础上保障电力系统的安稳运行。

并联电容器是电网无功补偿的重要设备,根据不同负荷水平来确定电容器的投切,不但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还可以达到减少网络损耗、消除过载和改善电压分布的效果。

变电站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应按地区补偿无功负荷,就地补偿变压器无功损耗的原则进行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应随负荷变化及时投切,此外电抗率、无功补偿容量和分组容量应合理确定,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广州电网中,并联电容器占整个无功补偿设备的90%以上,在网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本文根据新的规范对110kV某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进行选择和分析。

一、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接线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对其工程投资、调压效益、运行的灵活可靠、以及安装、维修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设计和选择方案时,务必综合考虑。

电容器组的主接线方式基本上有二种:星形和三角形,各又分为单星、双星和单三角、双三角。国内在50年代和60年代大多采用三角形接线,70年代以后,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容量的增大,星形接线开始采用。我省电网在90年代中期以前,10kV、35kV系统多采用双星形接线,90年代后期至今多采用单星形接线。

110kV某变电站采用型号为TBB10-6000/500-AK的并联电容器组,图1为10kV电容器组接线图。本装置采用单星形接线,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二、无功补偿容量的分析计算

根据电网背景谐波数据显示,110kV某变电站所在区域电网主要存在5次及以上谐波,该站10kV母线分裂运行时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19.2kA。110kV变电站电容器配置容量应按所供负荷情况确定,分较轻负荷和较大负荷两种情况考虑。

2.1较轻负荷时

负荷按30000kW考虑,根据《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DL/T1053-2007)规定,100VA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在用户高峰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一般用户在高峰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可以比0.9低,当35~22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随着负荷变化及时投切,并满足在变压器最大负荷需求的过程中,该电力系统的一次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与此同时,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不高于0.95。由此可见,负荷功率因数cosφ1取0.9,补偿后一次侧功率因数cosφ2取0.95,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如下:

五、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方式

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①保护熔丝;②过电流保护;③不平衡电压保护;④不平衡电流保护;⑤过电压保护和低电压保护。

110kV某变电站采取的是第三种,电容器发生故障后,将引起电容器组三相电容不平衡。电容器组的各种主保护方式都是以这个基本点出发来确立的。除此之外,针对没有设置放电电阻的电容器,可以让电线圈的一次侧和电容器运用并联的方式连接,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并且在开口处连接低整定值的电压继电器,三相电压平衡,应该设置开口电压为零,在电容器因故障原因被摘除后,保护采集到差电压后。

结语

经计算与分析,110kV某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总容量、分组容量以及电抗率设计合理,满足电压波动、负荷变化、电网背景谐波含量以及设备技术条件等方面的有关要求,从而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经济、可靠。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各种故障因素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郭凯,刘涛,岳雷刚,等.1000kV特高压南阳站110kV侧继电保护特殊配置[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

[2]吴斌,郭瑞.关于35~110kV用户变电站电容器容量配置的探讨[J].大科技,2013(31).

[3]王卫华,俞正.交流特高压变电站110kV设备选择及布置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3(4).

作者简介

李婧,1984.11.03,女,汉族,河北沧州市,工程师,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专业方向: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