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双能量技术的临床应用张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双源CT双能量技术的临床应用张凯

张凯

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双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双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双源CT;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尿路结石

ClinicalapplicationofdualsourceCTdualenergytechnology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valueofdual-sourceCT(DSCT)dual-energytechniqueintheanalysisofurinarytractstones.Methods:Seventy-fivepatientswithurinarycalculiunderwentDSCTdual-energyscanandserumuricaciddetermination.Thestoneswereanalyzed.Theresultswerecomparedwiththeresultsofinfraredspectroscopyanalysis.TheuricacidstoneswerecalculatedbyDSCT.Andthe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ofnon-uratestones.Results:DSCTcanaccuratelydistinguishbetweenuratestonesandnon-uratestones.The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were88.0%and98.0%,respectively.Conclusion:DSCTcanaccuratelydistinguishbetweenuratestonesandnon-uratestones.TheuseofDSCTdual-energytechnologytoanalyzethecompositionofurinarycalculibeforetreatmentisofgreatsignificanceforunderstandingthecausesofstones,preventingstoneformationandguidingtreatment.

Keywords:dualsourceCT;tomography,X-raycomputed;urinarytractstones

临床上,泌尿结石为泌尿系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在肾、膀胱、输尿管、尿道等任何部位出现结石。但是,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多种因素,如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汽车等诱导下,患者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绞痛,且向下腹部、会阴部放射,合并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不同程度的血尿、排尿困难、排尿疼痛等情况。目前,多数结石成分分析的方法都限于取材患者术后标本进行体外研究,缺乏一种在治疗前能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的有效方法[1]。本研究以红外光谱法分析尿路结石成分的结果作为对照,研究DSCT双能量技术分析尿路结石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诊断为尿路结石患者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21-75岁,平均(28.3±4.5)岁。均排除肾功能不全患者。全部患者术前均行DSCT双能量扫描,利用红外光谱法对术后结石标本进行结石成分分析。DSCT双能量扫描前与所有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基本方法

DSCT结石分析: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DefinitionFlash扫描机。将扫描机切换至双能扫描模式,两球管设置为:间距5mm,层厚5mm,重建层厚为0.5mm,间距为0.5mm。其中A管球设定120kVp、105mAs、扫描野直径55cm;A管球设定60kVp、400mAs、扫描野直径22cm。扫描结束后即获得3组图像:60kVp、120kVp、加权平均图像。所得数据经后期系统运算处理,对双能量CT扫描出的结石展开成分分析。计算CT值、CT差值、CT值比值红外光谱法结石分析:75例患者术前均行DSCT检查和血清尿酸测定,术后结石标本采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蓝莫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进行定性分析,将结石分为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采用SPSS22.0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采取x2检验,P<0.05,表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尿酸盐结石与非尿酸盐结石在2种能量状态下差值、比值的比较见表1。DSCT双能量扫描示23例结石含尿酸,红外光谱证实25例,DSCT示含尿酸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98.0%,阳性预测值约95.7%,阴性预测值94.2%。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的血清尿酸值分别为(526±10.1)和(465±9.5)mmol·L-1,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57,P<0.05)。

3讨论

尿路结石成分多种多样,其性质对结石处理方案的选择及复发的预防显得十分重要[2]。制定结石的临床治疗方案不但取决于其位置、大小和数量,成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结石成分的不同,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大相径庭。如:胱氨酸结石和二水草酸钙结石。胱氨酸结石密度低、硬度较小,但变形力强,抗断裂性高,能够通过塑变作用来吸收冲击波空化作用所导致的空气喷射撞击的能量,这样就妨碍了结石前界面的空化性破坏力进一步传播到结石主体,因而易碎程度低;二水草酸钙结石密度高、硬度较高,但连接晶体的成分为质地较软的无定性羟基磷灰石,因而易碎程度高,容易被体外冲击波碎石所击碎。

近几年,关于CT在泌尿结石成分分析中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双源CT技术的应用,使得泌尿系统结石成分分析获得突破性进展[3]。本次研究中,以对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判定泌尿系结石成分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为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疑似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尿酸盐结石与非尿酸盐结石患者的血清尿酸值存在差异,分别为(526±10.1)和(465±9.5)mmol·L-1(t=20.957,P<0.05)。表明血清尿酸的含量与结石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分析其原因: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大量饮酒及过量食用嘌呤丰富的食物等)导致血清尿酸的升高。因此,尿酸盐结石患者的血清学分析为结石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经双源CT双能量技术对尿路系统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的准确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巢海潮,曾涛等.双源CT在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3):39-41.

[2]潘家洁,马海鸿.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判定泌尿系结石成分的运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2):86-88.

[3]李旭文,杜秀娟.双源CT双能量体内结石成分分析技术在肾结石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