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浅议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葛丰林雨

葛丰林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25)

摘要: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高职学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仍存在专业导向不明、方向不全、培养目标细则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配套、专业设置规划不协调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首先应明确专业定位,合理设置专业方向,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确定专业培养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就业岗位、就业范围并配置相应的执业资格考核制度等,以使高职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进入良性循环、有效发展。从社会现实需要考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分为口腔治疗技术专业方向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方向。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业方向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属于职业类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其社会定位注重产业服务与教学开发相结合,其发展需要科学定位与正确导向。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学生就业为办学导向,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正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业务规格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专科教育等同起来。前者属于职业类教育,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后者属于科研类教育,培养科研型、学术型人才。高职教育是相对于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而言的,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二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高职学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高职院校定位不清;二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导向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同于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属于职业类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培养口腔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口腔医学专业属于科研类教育,培养科研型、学术型口腔人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教育是培养口腔相关专业人员(又称牙科辅助人员),是口腔医务工作者的组成部分,包括口腔治疗师、口腔修复工艺技师。

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热爱口腔医学技术事业,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技之长,具有从事口腔医学技术工作的综合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口腔医学技术和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目标确定培养方向是临床治疗技术和义齿修复技术,按专业技术教育要求应分为口腔治疗技术专业方向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方向。口腔治疗技术专业方向是为临床培养掌握一定治疗技术的治疗师,在大医院辅助口腔医生完成临床治疗工作,毕业后也可以面向基层进行一些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简单治疗,疾病的预防及初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进行口腔健康指导工作;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方向是为牙科义齿加工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一、目前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无论从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就业岗位、就业范围、执业资格考核制度等方面皆是突出口腔工艺技术方向,对口腔治疗技术专业方向国家尚无口腔治疗师岗位,既没有明确的专业设置,也没有与之相关的资质认定政策。

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自2000年起才陆续开展了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高职教育。据调查,国内现有不到80所院校在开展高职层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的办学。专业口腔修复技师大量缺乏,义齿加工厂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很大,尤其是具有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的人才。但是到义齿加工厂进行调研,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愿到加工厂方向就业的人数少且不稳定,发现有学生刚入学误认为本专业毕业可以当医生,上临床,去医院工作,以至于学业刚开始就要求转专业甚至退学等。这与专业导向不明确、专业方向不清晰、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专业设置规划不协调有关。另一方面,因无治疗师方向人才的培养,大量应由治疗师担负的口腔医疗和卫生服务任务不是无人承担就是由口腔医师在承担,在口腔医师本来大量缺乏的情况下,造成了高级人才的浪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缺乏明确的定位,专业方向的设置不全面,对培养人才、课程设置上也造成了诸多困扰。

1.国家制订的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但是细则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配套

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口腔治疗技术与工艺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从事口腔疾病的治疗以及牙齿整复和整形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目标明确涵盖了两个方向,即口腔治疗技术、口腔工艺技术。但目前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实际上只有口腔工艺技术方向,就业主要为义齿加工公司。口腔治疗技术方向既没有明确的定位,也没有培养方案,更没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考核制度的支撑。

2.专业培养要求与专业设置规划不协调

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业培养要求、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是:具有口腔义齿制作所需要的牙科材料学知识;具有口腔修复工艺所需要的美学、色彩学、雕刻艺术等知识;熟知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理解牙体、牙列缺损及缺失修复的基本理论和口腔各类矫治器的制作理论;能运用义齿制作的工艺知识,进行常用义齿的制作。能力结构方面要求的是:具有理解口腔医生做出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能力;具有应用与保养口腔修复医疗器械和设备的能力;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口腔材料,熟练制作各类口腔修复体的能力;具有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初步防治能力;具有沟通协作及初步的技术管理和经济运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初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口腔健康指导的能力。从目前能力结构要求看,既要求学生熟练制作各类口腔修复体又要求学生掌握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而对口腔疾病治疗是要上临床进医院的,现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根本没有行医资格也没有考行医证的资格,也就无从实现上述能力。目前本专业学生只能在毕业前或毕业后参加国家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无资格考取医师证,也就不能上临床,这样,职业岗位和任务的能力要求在教学中也无法充分体现。另外一个弊端是造成各个学院课程设置的混乱。比如有的院校分别设置了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每科目课时可达100多节,有的学院设置又合二为一即“口腔疾病概要”等等。

3.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专业设置规划不协调

口腔治疗师及口腔修复技师都缺乏,但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只包括义齿制作、义齿质检、义齿生产档案管理、口腔材料及设备公司等企业有关技术支持岗位,就业范围是各级医院口腔科及牙防所技术制作中心(技工室)、义齿制作企业、口腔材料及设备公司等。这里突显了口腔修复工艺技术方向的就业去向,已不见口腔治疗师的去向了。

二、建议和对策

均衡设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方向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为主的办学导向,这也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要面向经济产业和行业服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在目前我国产业重心升级、经济模式转换时期,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高职教育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来培养人才,才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可能解决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专业领域又紧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矛盾。

建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在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口腔临床治疗技术两个方面均衡设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配套政策,细化部门和地方工作任务。在国家层面应确立口腔临床治疗技术专业方向的合法性,分别对两专业方向给出明确的培养目标,并建立相应的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确定了口腔治疗技术方向的专业地位之后,再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就业岗位、就业范围等方面的问题,并配置相应的执业资格考核制度。完善了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方向设置,才能使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进入良性循环,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杰李达生李葛洪等“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9),5~7。

[2]马莉蒋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1),36-38。

[3]王晓迪张志芹关于当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去向的思考[J].新西部2013,18,129。

[4]练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与办学导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