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施工技术在钢管穿越河涌工程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沉管施工技术在钢管穿越河涌工程应用

胡敏谊

广州市自来水工程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钢管穿越河涌污水工程中的沉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分析了水下沉管的对接施工操作步骤,全面地介绍了沉管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问题,为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沉管施工;钢管穿越河涌工程;污水工程

引言

水下的沉管施工是穿越复杂的水域地质条件,这些地质水位较深,围堰施工难度较大,航行要求较高的主要措施之一。现在水下沉管的施工工艺已在水利工程中得到推广。本文介绍了广州市的污水管道的沉管工程项目,以探究此方法的实用性。

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广州市某河涌距离珠江口段,离珠江堤岸较近,为确保安全,尽量减少与其他管线迁改和交通疏解工程场地协调,而且施工时正处珠江汛期,为此过涌管段采用沉管方式敷设两段D2200×22钢管,总长L=200m,管顶覆土厚度约3.2m,连接两岸顶管井形成污水管网系统。

在岸边进行管道焊接,两端封堵,完成通水试压,全段拼装好后根据潮水表,选择高潮时段进行施工,沉管管槽水面就位后灌水下沉→回填河床段→焊接钢管过渡连接段→管口段进行砼承台浇筑→堤岸口进行12mIV拉森钢板桩临时围堰→堤岸防护回填→堤岸沉箱修复→堤岸挡墙修复→布控沉降观测点。

2.2开挖基槽

本工程开挖分两部分,即浅滩岸坡部分、航道管槽部分。

浅滩岸坡部分施工,采用PC200挖掘机进行陆地岸坡和管槽开挖,开挖时可利用开挖土铺设施工便道供挖掘机行走。

航道管槽部分施工,河涌堤岸潜水线较深,采用水上浮台PC200液压长臂挖掘机配合水上浮台PC220挖掘机进行开挖,河涌内淤泥开挖到泥驳船上,由反铲转挖到岸滩,再由履带PC200挖掘机转挖到硬基岸上,在岸上再由反铲装车,自卸车进行淤泥外运。

2.3基槽垫层的施工

河涌沉管段管槽填筑采取水下抛填施工。管槽水下基础面开挖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水下分层抛填施工。先进行管底换填500mm(1:1)碎石砂垫层,换填碎石砂垫层后进行沉管吊装施工。沉管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中粗砂回填至管顶800mm,再进行块石抛填1000mm,最后回淤至河涌底标高。岸上两端管段钢管采用C25水下混凝土包管抗浮保护。

2.4制作沉管

焊接管段钢管(每条长约6m,重量约7.2t),运至岸上现场临时拼装场,在现场拼装焊接成型。过涌管段有两条,单条长度约为100m,根据场地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机械设备操作空间,每条过涌管在岸上制作两段成型钢管。焊缝焊接完毕后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检验,超声波无损探伤。再对岸上拼装钢管整段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进行管段防腐处理。

2.4沉放沉管

2.4.1沉管施工方法。采用整体浮运就位的方法,在拼装槽内,下水前管道两端管口采用堵板封堵,并在堵板上设置进水管、排气管和阀门。选择高潮时段,根据经验施工期高潮水位约在▽1.5m,将临江轴向出口全面挖开,将江水引入槽内,沉管受水浮力托起,再由分别停在两岸边的2台80t汽车吊用缆绳牵出拼装槽,到沉管管槽水面牵引就位。管在水中采用浮运时,应保护外防腐层不受损坏,当外防腐层局部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水面拼接。全部钢管拖到预定的水域区域后,管段交由现场的船舶进行排管,按过涌管的形状在水面组成型。将两端钢管的对接口慢慢对准,使两管的轴线重合,工作人员进入止水箱进行对接口焊接,焊接完成后进行检测及防腐。

下沉。先向管道中段的进水管用水泵强制灌水,当管道下沉至进水管浸过水面时,进水程序变为自然灌水法。当管底距基槽有0.3m时停止下沉,利用两岸的测量人员将钢管轴线重新调整,直至准确无误后,校测后沉放管道于槽底就位。

2.4.2下管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设置管道下沉定位标志;

②沟槽断面及槽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③管道采用缆绳绑扎牢固,保持平稳;

2.4.3管下沉时注意事项:

①测量定位准确,并在管下沉过程中经常校测;

②管道充水时同时排气;

③下沉速度不得过快;

④两端起重设备在吊装时应保持管道水平,并同步沉放,于槽底就位,将管道稳固后,再撤走起重设备。

2.4.4下管以后,检查下列项目:

①检查管底与沟底接触的均匀程度和紧密性,管下如有冲刷,应采用砂或砾石铺填;

②检查接口情况;

③测量管道高程和位置要符合允许偏差内;

④管道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糟。回填时,应投抛砂砾石将管道固定后,再均匀回填沟槽。

⑤沉管回填前再进行一次管道试压,合格后方可回填。

2.5管沟槽的回填

该项目采用分层抛填的施工工艺,主要分为三层:中粗砂回填层-块石层-碎石层。

(1)中粗砂回填。沉管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中粗砂回填至管顶800mm。采用驳船人工分两边同时进行抛填。测量放出沿管轴方向碎石抛填边线位置,并拉线标识。

(2)块石抛填。块石抛投层厚50cm,采用驳船人工按一层抛填至设计高程。块石选用重量15~100Kg、饱和抗压强度大于50Mp、无严重裂纹和不成片状的石料。抛投前进行试投,确定在水流、风浪、水位影响下抛石的落点规律。抛石过程中块石大小搭配,尽量减小投石体的孔隙率。抛石达到顶面高程后进行整理,确保顶面高程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局部不平处采用碎石找平。

(3)碎石层。碎石层位于块石层的上面抛投施工,直至抛填完成至设计顶面高度。

图5沉管开挖回填断面图

2.6堤岸段施工

待沉管河床段回填完成后,从临时道路两岸分别填筑一段临时围堰,给沉管两端上平段砼浇筑提供保护。采用水泵将管槽砼施工部位水排干,进行穿堤段管道进行外包砼施工。管道完成后按原设计河堤结构恢复河堤。

3结语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沉管施工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与顶管和架空渡河等施工方法相比,有以下优点和缺点。其优点主要有:施工期较短,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影响河流景观;另外,施工过程和后续工程中对河涌的航行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安全运行。其缺点主要有:对钢管的焊接和防腐处理要求非常严格,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较高,尤其对水下开挖和抛填施工的质量要求更高,必须不可以失败,后期的维护成本较高,且较为困难。

参考文献:

[1]刘敏林.大口径长距离顶管及水下沉管施工技术.西部探矿工程,2010,(9):10-18.

[2]赵超祥,刘洪斌,李可欣等.过江管道沉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利电力机械,2007,(14):22-27.

[3]方建国.沉管施工技术在过河管道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Ol1,(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