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输液微粒保证患者安全

/ 2

认识输液微粒保证患者安全

王凤华

王凤华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12000)

【关键词】输液微粒预防对策患者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93-02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它在液体中是不溶性的物质及未溶解的药物结晶,其直径一般1~15um,少数输液微粒直径可达50~300um[1]。可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为了保证患者安全输液,本人阅读了有关文献资料,将输液微粒的产生及预防对策汇总如下:

1输液微粒的产生:

(1)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2)输液针头反复插入胶塞致橡胶微粒增加。(3)一次性输液器具污染。(4)联合用药的微粒污染。(5)粉针剂溶解不完全。(6)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微粒标准。(7)药液与容器的接触、撞击、化学反应等可脱落大量的微粒。(8)割锯安瓿及抽吸药液时,不溶性玻璃微粒的污染。(9)治疗室及病房空气污染导致不溶性微粒。(10)配好的药液放置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11)较早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12)溶媒选择不当[3]。

2预防输液微粒的对策:

(1)对进货渠道严格把关,必须选用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优质药液、药物及一次性输液器具。

(2)操作中严格“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大输液应无菌、无热原,操作前要认真检查药液的澄明度,所用液体不应含有可见性微粒和异物,输液容器要无裂痕及破口,瓶盖无松动,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已经与空气接触。

(3)医生要严格控制输液内药物总数,做到合理用药。护士要注意药物溶解度,稀释药物时应使其充分溶解,特别是溶解度小的药物,需要增加溶媒量。护士在配制输液药物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熟悉药物药理作用,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使用粉针剂药物时,必须将其完全溶解。抗生素与中草药注射连续给药时应用生理盐水间隙冲管,从而减少不溶性微粒污染引起的输液反应[4]。

(4)护理人员发现药品的包装与储存有问题,应及时反馈给药事部门,保证药液质量。搬运过程中做到轻拿轻放,液体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5)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药一针,使用后毁形处理,绝不复使用。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最大限度降低针头穿刺胶塞次数,抽药操作时不能污染针筒活塞。

(7)从安瓿中抽吸药液时,安瓿不应倒置,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于底部抽吸时微粒最少,但针头触及底部容易引起钝针,因此主张针头置于安瓿的中部,防止安瓿端口处的微粒混入药液中[5]。

(8)使用圆锥形加药针头,可一定程度避免刺穿胶塞时带入微粒。

(9)对不易溶解的粉针剂,配置时敲击易造成玻璃碎屑增加,因此,对粉针剂不能过度敲击,应加大溶媒的用量。

(10)穿刺时,彻底清洁消毒皮肤。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回针次数。穿刺失败一定更换针头,勿将拔出的针头插入瓶塞内重复使用。仔细检查针头有无弯钩,尽量选择锐利的小号针头。正确掌握进针角度、速度,减少进针时带入的微粒成分。

(11)切割玻璃安瓿时,控制割锯痕长≤1/4周及坚持开启前的消毒是减少药物污染的重要措施,是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6]。

(12)液体要现用现配,减少储存过程中微粒的产生。配置药液和输液过程中尽量减少液体瓶的晃动,这样可以使瓶内的较大颗粒平稳的沉积于瓶口周边,减少微粒进入人体。

(13)正确执行密闭式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时除玻璃瓶(利用大气压进行输液)外,所有软包装液体(利用重力作用进行输液)均应将输液器排气管或排气孔关闭,保证输液通路的密闭性,减少污染空气进入输液瓶内造成的输液微粒污染。

(14)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普通输液器采用的输液过滤介质的孔径一般在15um,对6~10um的微粒截留几乎没有作用,而精密过滤输液器的终端过滤器采用3um孔径的过滤介质,可以滤除药物中90%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减少微粒对内皮细胞的刺激,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7]。

(15)重视治疗室及病房的空气净化。治疗室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入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病房每天至少二次每次至少半个小时开窗通风,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的数量,使输液环境洁净。减少陪客及探视人员,保持病房整洁。病人出院后及时进行床单位清洁与消毒。

3小结

医护人员认识输液微粒的来源,才能在医疗护理活动中有意预防微粒的产生,才能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对于患者的健康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魏爱霞,王永萍.静脉输液中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4):62-63.

[2]李翠玲.影响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460-461.

[3]陈中玉,陈庆平,张丽君.中药注射液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观察[J].中成药,2002,24(12):附10.

[4]袁小婷.防范输液微粒污染保证输液安全[J].西南军医,2009,11(2):348-349.

[5]杨琴,胡伸武,陈军,等.减轻玻璃微粒对注射治疗的方法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1):48.

[6]李玉梅,李家育,陈善,宋金斗.安瓿割锯长度和擦拭方法对药物微粒污染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4.

[7]张红军,付敏.输液微粒污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医疗装备,2009,(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