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边界扩展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基于企业边界扩展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

袁涛

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渐趋加快,探索科学、有效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变得日益迫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企业边界的双重属性及其扩展条件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基于企业边界扩展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旨在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边界扩展;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企业不再单纯地作为经济组织而存在,而是变成了由多个经济单位组成的大型企业联合体,即企业集团。近年来,企业集团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在给企业集团带来很大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关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问题就是其中最突出、最核心的问题。财务管控关系着企业集团的持续经营与发展,因此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模式加以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边界的双重属性及其扩展条件

集团化企业的盛行,拓展了传统意义上企业边界的外延。总体而言,企业边界具有双重属性,一是规模边界,由企业资本、劳动等有形资源来衡量;二是能力边界,由企业拥有的知识、技术及各种能力等无形资源来衡量(曾楚宏和林丹明,2005)。一方面,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因其能够节约交易成本而存在,交易成本的变化是企业边界变化的基本依据(Coase,1937),企业通过比较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的高低来进行企业边界变化的决策。此处主要强调的是以有形资源为主的规模边界。另一方面,组织能力理论(包括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从核心能力角度界定企业的边界,认为企业边界是能力的适用边界,因为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的制度安排,创造了可供多人集中使用各自专业知识的环境和条件,而市场并不能承担这种协调功能(Teeceetal.,1997)。

其中,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来看,在全球市场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加速内部信息化程度以缓解内部信息不对称,进而促进内部治理成本的降低速度比市场交易成本降低的速度更快,是其必经的规模边界扩展路径。也就是说,若企业计划扩大规模边界,则必须使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提高导致的治理成本降低的速度超过市场的速度。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影响企业管理成本乃至企业规模边界的关键因素,而在现实世界中,信息沟通技术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普遍采用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化程度,进而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

当然,仅仅关注治理成本的降低而不考虑企业生产价值的创造未免有失偏颇(刘向阳,2007),故还应从组织能力观的角度考虑企业能力边界扩展的条件。企业是特有资源、能力或知识的集合体,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其产生的价值较外部市场或其它企业高,企业依据衡量某项生产活动内部化后是否与组织系统镶嵌形成独特价值而做出能力边界的决策。据此,企业实际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整合并协调企业内部的种资源,通过产生比市场交易更高的效率或价值来扩展能力边界。当企业做出这种高效协调的结果时就形成了企业的能力边界。

基于上述分析,企业规模边界扩展和能力边界扩展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使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提高导致的治理成本降低的速度超过市场信息化程度提高导致的交易成本降低的速度,二是使企业资源协调能力提高导致的企业生产价值增加速度超过市场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导致的市场生产价值增加速度。亦即企业边界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集团内部的信息化水平以及对资源的协调与整合能力在集团扩张中的重要地位。

2基于企业边界扩展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

纵观我国的经济市场中,信息化水平、资本配置的效率都在逐渐的提升,在如此大的信息化市场背景之下想要实现自身集团化企业的发展,有以下三个观点值得借鉴:首先要对企业的整体化信息水平进行提高,其次要对公司财物的集中管控能力进行提升,另外要加强企业信息技能力与财务集中管控的彼此融合。想要集团管控能与公司信息化的彼此融合,首要条件之一是掌控模型的建立,其模型的建立要遵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财务集中管控能力作为模型核心,以扩展企业边界作为建立模型的目的,以此来建立管控模型。

基于前文中对于企业边界双重属性的分析,来对财务集中管控能力融合的过程进行探究。对于其概念模型的建立,分为以下四点内容,概括为:模型建立的信息技术,模型中的财务集中管控平台以及模型的标准化体系,模型的管理支撑体系。在这其中,信息化技术是作为模型建立的基础,其余三点则是作为模型的建立的基石。

2.1关于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作为模型建立的基础,可以通过对其分布方式的利用增强对其他部分的渗透作用。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基础平台的搭建,基础平台的建设主要经由三者构成,分别包括硬件网络平台,信息的应用平台以及软件的基础平台。构成信息化平台的三者当中,软件基础平台及其硬件网络平台两者可以构成一个硬件网络支撑平台,是作为整个信息应用平台的基础,为平台的运用建设良好的环境。在由其建设的信息应用平台之中,信息应用平台的运营为信息化集中管控模型提供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为企业平台的拓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加强了企业与外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2关于模型的标准化体系

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平台,是保障集团财务集中管控过程中无障碍交流的基础,从而达到信息的共享。标准化的信息平台主要以信息访问的人机交互管理以及业务流程等相关信息为主要服务对象。标准化的平台体系的根基于主数据的管理,以及业务流程化的管理以及信息门户之间的交互管理。只有在以上四种全部兼备的情况下,标准化的平台体系才可以为管控平台提供具有标准化的基础数据以及业务流程。

2.3关于平台的内部管控

想要实现并管理好企业内部的控制工作,要从财务的控制以及资金管理两个方面为着手点。信息化技术仍旧是作为平台的基础,通过合理的控制制度,将平台进行划分,划分成为计划类,控制类,分析类,决策类,监控类五大类别。在这五大类别之中,计划类当中包含对于整个集团化企业的预算管理,控制类别的主要工作包括对于资金的集中管理以及对于资产的管理,另外还包括对于其集团子公司的业务方面的管控。分析以及决策类别的主要工作在于对于集团化企业内部的绩效评价以及相关的财务决策。关于监控类的工作主要包括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掌控以及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另外,对于内部控制方面还包括记录报告类别,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财务报账和集中核算管理方面的合并。五大类别的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从而实现集团企业的边界扩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财务集中管控与企业边界的融合,首先要实现对于企业边界可以有效扩张的途径与方法,通过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建立财务集中管控的概念化模型。通过将信息化与财务集中管控之间融合,将信息化建设与财务集中管控的能力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骆家駹.基于企业边界扩展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4,No.32309:68-73+97.

[2]仝电涛.基于企业边界扩展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No.282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