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胆道造影技术在胆囊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X线胆道造影技术在胆囊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李长友

李长友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对应用X线胆道造影技术对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经术后病理学确诊的胆囊疾病患者80例,在手术治疗前采用X线胆道造影技术对研究对象的病情实施诊断,对X线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的符合率、胆囊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采用X线胆道造影方式对胆囊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可以达到81.25%,胆囊疾病的误诊率为7.5%,胆囊疾病的漏诊率为11.25%。结论:应用X线胆道造影技术对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X线胆道造影;胆囊疾病;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heimplementationofclinicalvalueinthediagnosisofthediseasebyX-raycholangiographytechniqueofsufferingfromgallbladderdiseasewerestudied.Themethodofchoiceinourhospitalandbypostoperativepathologicaldiagnosisofgallbladderdiseaseinpatientswith80cases,usingX-raycholangiographyinoperationbeforethetreatmentofdiseasediagnosisresearchobjectimplementation,testresultsofX-rayangiographicdiagnosisandpathologicalresultsconsistentwiththerateofmisdiagnosis,gallbladderdiseasediagnosisandmisdiagnosisratewerecomparedbetween.Results:usingX-raycholangiographydiagnosisresultsofpatientswithgallbladderdiseaseandpostoperativepathologyresultscoincidenceratecanreach81.25%,themisdiagnosisofgallbladderdiseaserateof7.5%,misseddiagnosisofgallbladderdiseaseratewas11.25%.Conclusion:theclinicalvalueofapplicationofhighdiseaseX-raycholangiographytechniquetohavegallbladderdiseasepatientscarryingoutdiagnosis.

Keywords:X-rayCholangiography;gallbladderdisease;diagnosis

X线技术可以顺利穿透人体使能够发光的荧光物质被激发,也可使胶片充分感光,从而形成相应的影像图片[1]。X线成像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在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方面都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2]。X线设备的临床普及率目前是所有影像学检查设备中最多的一种,检查操作非常方便,且价格相对低廉,尽管随着CT和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现阶段在一些部位或疾病的诊断已经逐渐取代了X线,但是X线检查仍然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3]。本次对应用X线胆道造影技术对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经术后病理学确诊的胆囊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31-86岁,平均年龄(52.3±1.6)岁;胆囊疾病史1-14年,平均病史(4.7±1.4)年。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入组之后,均采用X线胆道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口服碘番酸和碘阿芬酸作为对比剂,造影检查开始前的1h实施清洁灌肠,将肠内存在的容物和积气彻底排除体外。对比剂服用之后的12h,摄取第1张X线片,体位和中心线与胆囊区平片的要求相同。照片一律要用相应的需要标记清除。照片在摄取之后应该立即冲洗,以对胆囊的实际显影情况进行观察。如果第1张胆囊X线片的显影效果不理想或根本没有任何显影,可以在2h之后再次摄取第2张X线片,如果仍然没有任何显影,则应该结束检查,改作静脉胆囊造影检查,如果显影的胆囊被肠内残留的容物或积气所遮蔽,则可以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如取侧卧水平位或立位等。脂肪餐之后15min,拍第2张X线片或第3张X线片。患者取仰卧右后斜30°角左右,以对胆管的实际情况情况观察。体位选择依据是,胆管生理解剖位置比胆囊靠下且偏左。取右后斜位的时候,含有对比剂比重大的胆汁,在胆囊内下沉到胆囊体的近端位置,这一部位的胆汁会首先排出,于是在胆汁排出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胆管的相应显影。脂肪餐之后15min左右的显影效果最好。在脂肪餐之后的45min左右,可以拍第3张X线片或第4张X线片,患者取俯卧左前斜15°角,以对胆囊收缩和排空功能进行观察。造影检查过程中应该对造影前日脂肪餐情况、对比剂选择的种类、实际应用剂量和服法、时间及相应反应、摄影时间、患者体位等情况进行记录[4]。

1.3观察指标

选择X线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的符合率、胆囊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等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X线胆道造影方式对胆囊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可以达到81.25%,胆囊疾病的误诊率为7.5%,胆囊疾病的漏诊率为11.2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胆囊疾病X线诊断情况比较[n/(%)]

3讨论

X线胆囊造影技术对慢性胆道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对急性发作胆囊疾病进行诊断的意义并不大[5]。在造影过程中胆囊不显影,说明没有对比剂进入到患者的胆囊内部,或胆囊内部所含对比剂的浓度水平极低,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①患者未服用对比剂,或对比剂的剂量不足,或服药后患者出现呕吐症状。②对比剂在患者的胆囊内没有吸收,可由于胃肠炎、腹泻、营养不良等胃肠道不良反应而导致,此时应该通过静脉造影方式进行诊断。③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胆囊本身表现正常,由于十二指肠内的酸度水平明显增高,使奥狄氏括约肌处于松弛状态,对比剂会直接排到患者的肠内,胆囊处于不充盈状态,或充盈状态不佳。④肝功能受损,不能排泄,往往会导致造影失败。⑤严重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厚度明显增加,不能收缩,胆汁淤积不能排出,对比剂进入存在障碍。⑥长期素食,胆囊为胆汁充盈。⑦患者处于妊娠阶段,腹压水平明显增高,使得对比剂不易进入到胆囊,或患者处于哺乳期,对比剂与乳汁混合。⑧胆囊管存在结石或肿瘤,合并患有严重糖尿病[6]。

参考文献

[1]王晶明,丁蓉,白新艳,等.超声检查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05):1006-1008.

[2]吴卫东.手术后急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25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47-148.

[3]杨丽云.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06):97-98.

[4]张运波,张静,安伟,等.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对照研究(附39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16(04):171-172.

[5]张建,熊沛.胆道造影现状及进展[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02):53-56.

[6]许尔蛟,张曼,任杰,等.郑荣琴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3,2(06):37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