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用电互动体系和运营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智能用电互动体系和运营模式研究

高伟高艺杨晓弟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天津300000)

摘要:近年来,智能用电互动体系和运营模式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构架及体系内容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对该课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智能用电;互动体系;运营模式

1前言

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探讨了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并据此提出了智能用电服务的体系构架。针对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户用能服务系统、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电动汽车充放电和储能管理系统、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等。本文所做工作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概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各国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未来电网必须能够安全、清洁、可靠地向用户提供电能,由此“智能电网”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能用电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必由之路,所谓智能用电,是指通过对电力的智能化掌控,从而实现电能的优化配置和节能环保,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轻松。智能用电技术涵盖了高速实时通信、智能采集、智能电能表、双向交互和需求响应等多方面的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级量测技术、控制理论、现代通信技术和图形可视化等学科交叉的技术集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四化建设”的实施,我国用电服务环境正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用电服务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的用电服务形势下,亟需建立新的智能用电服务体系,以满足用户需求,突破发展瓶颈,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针对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和构架进行探讨,并对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构架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户用能服务系统、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电动汽车充放电和储能管理系统、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等,并重点讨论其系统构成和相应功能。

3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智能用电服务的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作为导向。具体而言,智能用电体系发展应满足以下发展目标:

1)智能电网灵活开发,支持各种分布式电源和用电设备的接入。智能电网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用户多种需求,实现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新能源设备的即插即用。

2)用户广泛参与,用户需求自由响应。智能电网采用灵活的电价、经济补贴等激励政策,通过供电侧和用电侧的信息高效互动,用户自主地做出用电需求响应,从而提高发输电设备的使用效率。

3)实现节能减排,能源资源的最优配置。智能电网通过合理调配发供用三方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4)实时友好互动,服务方式便捷多样。智能电网能够充分考虑用户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灵活定制、高效便捷的服务,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5)技术手段先进,业务管理高效集约。

6)多方合作共赢,经营领域不断拓展。

4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构架

智能用电服务构架应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以智能用电服务组织管理标准和关键技术为支撑,以安全保障体系为可靠保证,以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为信息交互途径,通过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综合平台为电力用户提供智能化、多样化、互动化的用电服务,从而实现电网与用户间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友好互动,提升用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构架的核心内容包括:智能用电信息互动平台、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智能用电综合平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户用能服务系统、通信与安全保障系统等。

5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内容

5.1用电信息采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用电环节的重要基础和用户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包含了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日常用电信息,这将为智能用电服务综合平台提供基础用电信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主站、通信通道、采集终端、智能电表等部分组成,采样对象包括大型专用变压器用户、中小型专用变压器用户、三相和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和公用配电变压器考核计量点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自动抄表、费控管理、有序用电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

5.2用户用能服务

用户用能服务系统是对电力用户内部设备的用能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用户用能服务系统由主站、通信通道、智能互动终端等部分组成,智能互动终端涵盖了大用户和居民用户等。用户用能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电信息与用能策略服务、监控执行管理、用户关系管理等。

5.3分布式电源管理

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智能化管理,可为配网、调度相关系统提供信息。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优化控制和综合利用管理。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分布式电源接入管理、分布式电源并网实时监控、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和负荷预测等。

5.4电动汽车充放电与储能管理

电动汽车充放电和储能管理系统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制定有效的充放电方案,协调电动汽车的有序充放电,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电动汽车充放电和储能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充放电和储能需求预测、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接入管理、有序充放电优化方案管理等。

5.5营销业务管理

营销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同业务领域的多个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最终达到与其他业务应用、外部系统集成的目的。营销业务管理系统主要由用户服务与用户关系、电费管理、市场与需求侧管理等部分构成。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抄表管理、核算管理、线损管理、资产管理、95598业务处理等。

6智能用电与通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整合

6.1新能源领域

通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在智能用电中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在新能源领域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以往的电力系统主要利用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而智能用电改进了以往电力系统的发电方式,逐渐引进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为了能够使新能源良好的运用于电力通信行业,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合理的接口,建立智能化系统进行电功率以及电压的自动化管控。

6.2优化配电系统

通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在配电系统上的运用十分普遍,智能用电主要由配电网络构建而成,电力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智能用电的可靠性与灵活性,进而优化配电系统。

6.3终端监控

在智能用电采集设备之中,主要包括有集中器和转变采集终端设备,因此需要应用安全模块以此保障数据接口的安全可靠。因为智能变电站通过信息的传感以及智能控制,及时监测与分析数据,然后在网络化设备的共同作用下,利用通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在集控中心收到数据之后,分析数据及时进行调整,以此保障智能用电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7结束语

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为电力用户提供电力供应和智能化电力服务。本文探讨了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构架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子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本文工作对于智能电网建设和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的最终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10):60-62.

[2]常康,薛峰,杨卫东.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