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壳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塑料模壳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朱恒杰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天津300353

关键词:塑料模壳;建筑工程;

1塑料模壳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塑料模壳作为现浇密肋楼板施工的专用模板,是70年代由玻璃钢模壳发展而来的。玻璃钢模壳是用玻璃纤维制成,四角易磨损而露丝起毛,浇灌时易与混凝土粘在一起,难以拆模,影响重复利用。为了达到耐磨损的要求,需要增加树脂(塑料)厚度,这样会增加重量和提高价格,因此,玻璃钢模壳不能被广泛的应用。80年代初期,我国研制了聚丙烯塑料模壳,并由中型发展到大型组合式模壳,形成了系列化。这种模壳具有强度高、耐磨损、不易老化、厚度均匀、四角无初应力、韧性好、不易开裂等特点。大型组合式聚丙烯塑料模壳的规格有1.2m×1.2m和1.5m×1.5m,分为四个标准单元,可以用0.6m×0.6m或0.75m×0.75m的中型模具和中型注塑机生产。注塑成型后四角加角钢用螺栓连接拼接而成。它能够灵活地组合成多种规格型号的模壳,特别适用于空间大、柱网大的工业厂房、仓库、商场和图书馆公共建筑。用大型塑料模壳施工的现浇双向密肋楼板结构,由于省去大梁,减少了内柱,从而使得建筑的有效空间大大增加,层高也相应地降低。8层左右需吊顶的多层建筑,若采用双向密肋楼板结构,约可省去一层的建筑高度,相当于有梁板结构7层楼的总高度。它打破了常规现浇平板和无梁板因跨度大,需增加板厚,增加混凝土自重和用钢量,楼板刚度和抗震性能较低、造价高等不经济的传统作业法。用1.5m×1.5m×0.4m塑料模壳施工的现浇双向密肋结构,其楼板折算厚度仅为0.11m,而一般的现浇梁板的折算厚度0.22m。由此可见,其技术经济效果、投资效益是相当显著的。现浇双向密肋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能力强。由于脱模后外形美观新颖,可以省去吊顶,后处理也方便。楼板底下的每个藻井能起到吸音作用。从施工的角度来看,影响建筑物施工速度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的拆模时间,即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均须固定在浇灌混凝土的位置,直到混凝土达到所需的强度后方能拆除。这样,本来可以重复使用的设备工具占用较长的时间。如要加快施工进度,必须购置或租借大量的模板、支撑和工具设备。但是,聚丙烯塑料模壳可采用一种快速条状的原支模方法,在混凝土浇灌后2~3天便可将模壳和50%的支撑系统拆除,混凝土养护期间也不会由于减少了支撑系统而引起楼板变形。利用塑模施工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7天即可完成一层楼面,从而大大地缩短了工期。这种塑料模壳以塑代木,以塑代钢,能反复使用多次,而且施工方便,支撑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不高,有利于组织施工,脱模容易。目前,国内已能生产肋距为0.9m、1.2m和1.5m系列的聚丙烯塑料模壳,通常密肋楼盖肋距大的要比肋距小的更为经济。如1.5m×1.5m×0.4m的塑料模壳与1.2m×1.2m×0.4m的塑料模壳相比较应用在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中,可降低楼盖造价的17%,又符合建筑扩大模数3m的规格,设计施工均很方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阔。

2主要施工方法

2.1体系的选用与设计

由于塑料模壳在广州地区使用尚属首次,模壳厂家多数为外省厂家。为此,需在施工前对支模选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反复多次的试验、对比,经业主和设计方同意,采用大型整体式建筑塑料模壳,其规格为1200mm×1200mm×400mm、裙边宽57mm、厚度为30mm。该塑料模壳采用乙丙共聚级丙烯制造,经过热挤强高压一次成型,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尺寸稳定、表面硬度高、耐磨擦、易清洗等优点。有良好的耐酸碱盐和耐油剂性能。脱模后,外型平整光滑,可达到清水砼的设计要求,温度适应范围大(-15℃~+50℃),每平方米模板可承受500~700kg的各种荷载,适用于广州地区大跨度、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多层建筑及大型联合厂房等。塑料模壳的定位与支架搭设有密切联系,搭设前必须根据模壳位置在地面定位后排放门架。搭好门架后在梁底模上弹模壳位置线,在柱网内由中间向两端排放,以免产生累积误差,使模壳间水平误差小于2mm。由于模壳主要靠中间的木枋进行定位,钉好木枋格后,将模壳直接套入木枋格内,因此木枋必须在放线后才进行固定,且木枋材料是否通直直接影响到模壳的固定。主要施工方法:1)支架体系采用门式架,施工前需用墨线将肋型梁位置弹在地面上,门架安装时按墨线位置进行摆放。2)按设计高度调整门式架支顶的高低位置,安装Φ48钢管,然后按间距900mm铺上横向钢管,并用钢扣扣好,按肋梁中轴线位置弹好墨线,并按墨线安上主龙骨木枋,两侧用钢管夹稳,最后将塑料模放在两端的钢管上,利用木枋将塑料模固定。3)主龙骨木枋高度尺寸为两侧钢管直径加塑料模边厚30mm。4)本工程支撑方式采用钢管门式架,钢管门式架纵向跨距为900mm,安装时门式架顶托必须对正肋梁底中,水平拉杆、剪刀撑钢管须与门式架连接牢固。横向水平拉杆小于5排间距门式架设一道,用Φ48钢管有效连接。支顶范围内的剪刀撑、扫地杆按《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设置,不得遗漏。

2.2模壳支设

2.2.1施工前,视单层面积大小,工期要求快慢,是否准备进行流水操作,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划出流水段。

2.2.2测量放线必须精确,并弹出肋中心线或肋控制线,在肋底钢模上弹出模壳位置线。

2.2.3抄平测量必须准确,避免出现由于测量不准而造成模壳高低不一致。

2.2.4立杆搭设要稳固,并沿纵横方向加设剪刀撑,确保支架稳定。

2.2.5铺设肋底钢模板时,要求钢模表面平整度在2mm以内,无杂物。

2.2.6涂刷隔离剂时,由于塑料本身光滑,易拆除,采用洗衣粉、滑石粉和水搅拌均匀涂刷即可。

2.2.7铺设模壳及壳间肋底方木。

2.2.8由于模壳的加工尺寸只允许有负差,因此模壳铺好,拉通长线调整完毕后会有一定缝隙,需用裁切好的与肋底同宽的专用塑料布铺设,并用订书机订斩封严,以防漏浆并保证肋底光滑。

2.3肋楼盖的修饰

有吊顶的密肋楼盖一般不作处理。无吊顶的房间装饰工艺为:1)剔凿、修补;将纵横肋边上的混凝土、飞边、毛刺和凹凸不平处剔掉,再用水泥砂浆修补平顺。2)封闭;楼板上做各种面层前,应在模壳底刮腻子前做完垫层,并封闭各种管道、洞口,以免漏水。3)饰面施工;刮腻子前先喷乳胶水溶液一遍,以增强腻子与混凝土面层的附着力,然后满刮石膏、腻子二遍,偏差较大部位可分二三次复刮抹,再磨砂纸,满刮滑石粉腻子二遍,最后刷三遍面层漆。

总结:通过采用塑料模壳进行楼面施工实践,达到了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工艺、新材料。

参考文献:

[1]JGJ74-2003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S].

[2]朱聘儒.双向板无梁楼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