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助产学》说课稿件

/ 2

《高级助产学》说课稿件

胡亮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省孝感市432000

一.课程概述

《高级助产学》是研究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全过程,并对该过程发生的一切生理、病理和心理进行诊断和处理,是协助新生命诞生的一门学科。《高级助产学》作为高职助产专业核心课程,如何实施本课程是专业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依据职业教育的目标、本院办学特色及学生特点,就《高级助产学》说课设计与同行教师探讨。

二.课程定位与设计

⒈课程定位:《高级助产学》为高级助产专业职业技术课之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几乎终端的位置,是在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学习针对助产专科基本理论与技术,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为将来从事临床助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些内容又是学生参加助产士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⒉课程作用:在双证融通平台中横向支撑“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在高级助产专业的知识体系中纵向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终端作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⒊课程目标:助产工作肩负母婴两条生命,责任重大;涉及女性生育隐私,话题敏感;产科工作繁重、琐碎,产妇分娩大多在晚上,打乱生物钟规律。这些特点决定助产士除应具备过硬过强的助产技术外,还需更多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更高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具体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⑴知识目标:掌握分娩三个产程的处理、护理知识;掌握孕期、产褥期保健指导;熟悉病理产科常见病表现;了解产科常见病、高危妊娠的病因、处理原则。

⑵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平产接生;对产科常见病能作出诊断;能规范地进行孕期检查、产褥期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能指导产妇进行自我保健、产后随访和开展计划生育宣教。

⑶素质目标:具有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⒋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按照“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模式建设,以“职业能力目标”构建教学体系,依据高级助产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按照“典型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原则设计教学情境,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合“科研课题”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三强一高”(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操作能力、岗位应用能力及高素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能够运用高级助产知识和技术,实施临床助产及健康保健,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⒈教学内容整合:课程组和行业专家合作,通过对产科助产士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对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重新组合,确定教学内容,将助产士岗位工作任务转换为4个学习情境,从常见临床表现入手,延伸到正常分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处理:①正常生理;②妊娠;③分娩(包括正常分娩、异常分娩及分娩期并发症);④产褥期及产褥期疾病。其中也是将产科常用产科检查、妇科检查、助产术等在每个实际工作任务中进行讲解。

⒉教材选取:本课程选用的教材《高级助产学》,是由魏碧蓉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辅以张宏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助产学》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由金庆跃主编的《助产综合实训》,具有实用性、系统性、全面性等特点,并适当引入国际国内新的助产知识和技术,符合教学要求。

四.教学设计

⒈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我校助产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以下3个特点:⑴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护理知识,为本课程的学习打好了基础。⑵学习能力:通过对各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养成勤于思考、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的能力;但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接受比较慢。⑶学生多为女生,基于性别特点,高级助产学容易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这是本课教学的优越性。此外,学生均为90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个性张扬,具有叛逆精神,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注意力不持久,主动学习意识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很好的引导,通过适当教学方法与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⑴知识体系模块化模式将课程知识体系分为理论模块和技能模块两部分,定位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趋向,理论模块以案例为载体,构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防病能力;技能模块采取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途径,强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岗位职业能力。⑵校内实训职业化模式我们建立了模拟产房、模拟妇检室、模拟新生儿室、模拟病房,使学生在校内实训时置身在职业环境中,在仿真环境下练习操作。⑶技能培养岗位化模式我们将每项实训内容进行分解为诸多子项目,以项目为导向,实训练习设计岗位化情境,实施技能培训。

⒊教学方法设计: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灵活选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互动等教学方法,将“做”贯穿于教与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⑴项目教学法教师基于工作过程设计项目任务展开教学,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过程性知识,即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学生亲自参与完成工作任务的完整过程,以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融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行动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⑵案例教学法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病例和问题为先导,教师进行启发式讲解。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启发式互动教学法讲解知识点时配合历年护士执业考试真题,让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法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有助于训练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⑷情境模拟教学法营造仿真的医院职业环境,模拟医院工作过程进行训练,按照临床护理操作规程完成各项助产技术操作。

⑸角色扮演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使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体验到病人的感受,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职业道德素养。

⑹直观演示法对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利用视频、多媒体、模型等再现或演示教学内容。同时可弥补医院见习时间与实际工作过程不同步的不足。

⑺事故警告法为使学生意识到助产工作的严谨性,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我主要采用事故警告法来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收集网络、媒体、报刊报道的医疗事故展示给学生,通过血淋淋的医疗事故来警示学生从事助产工作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态度。

⒋教学资源:

⑴师资队伍:课程组拥有一支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师中100%为双师素质,高级职称占75%,硕士学位占50%。

⑵实践教学条件:①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助产技术实训室、模拟产房、妇科实训室、新生儿抚育室及多媒体教室,以及各种仿真模型,实验仪器,能充分满足实践课开设的需求,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需求。②校外实训基地密切与行业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拥有20所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加强和推进了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助产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保证学生顶岗实习一年,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⑶网络资源及参考教材:建立了助产专业院级精品课程《分娩》网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学习指导、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习题等已全部上网,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藏书量丰富及网络畅通的图书馆,可供学生查阅资料,上网学习。

五.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要通过教学效果评价来实现。

⒈学生评价:通过填写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表,对教师每堂课的教学形式、方法、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价;在每学期末教学管理科组织学生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经过统计,近四届助产学生对本课程组教师的评价均为良好以上级别,获得学生的肯定。

⒉领导和教学督导组评价:通过督导听课,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课程组教师听取督导专家意见改进教学,在教学方法使用、教师手段应用方面总结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获得了学院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⒊社会认可度:通过召开实习医院联谊会和走访各个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回访总体印象:我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国家护士资格考试中顺利过关获得执业资格,顶岗实习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在实习和工作中角色转换快,在实习和工作中深受好评。

六.课程特色与创新

⒈课程特色

⑴培养目标体现高职护理新思想:为达到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贴近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整合教学内容,强调能力培养,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高职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

⑵培养模式体现高职护理新理念:课程以产科护理技能为重点,兼顾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并且构建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

⑶教学内容体现高职护理新特色: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出发,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建立了有特色的“以助产工作岗位需求为引领,理实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⑷教学评价体现高职护理职业性:强调培养过程的质量评价,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评价一体化、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活动评价一致性。

⒉课程创新

⑴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做到“两接轨”(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接轨、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认证接轨)。

⑵以“产学结合”为切入点,提高“双师素质”,建立“产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形成“四结合”(学校与医院结合、师生与临床护理人员结合、教学与工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⑶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过程的“四个性”(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和职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