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内定容积打塞堵水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油管内定容积打塞堵水技术

汤占元王博刘誉蔚

吉林油田公司新民采油厂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层间渗透率差异,地层裂缝发育情况不同,注入水导致部分油层井下油水前缘提前突破,造成油井出水,油井产液含水过高。可动用储层底层11、12解释层在油井正常生产时是主力产层,是新民油田主要裂缝发育层,也是水淹井的主要水淹层。针对这个现状,我们重点完善了封下采上堵水工艺,油管内定容积打塞技术是该工艺的主体组成部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在套管内打小距离的水泥塞,具有现场操作方便、成本低、工艺简单、打塞位置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定容积;打塞;堵水

前言

对于非均质多油层的砂岩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由于部分油层油水前缘突破,会产生一部分强水淹油层,若使这部分油层继续参与生产,会造成油井产液剖面不均衡。从而,不但给未水淹层的开发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由于产出水量的增加,也会增加产出水的处理费用,降低整个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堵水手段,封堵住强水淹油层,开采未水淹出水油层,提高油田采收率,增加油田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对新民油田出水层位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新民油田的强水淹层主要在肆沙层,该层位于已经动用油层最下面。为了克服桥塞堵水有效期短的弱点,我们开发了油管内定容积打塞堵水技术,并在现场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堵水效果。

一、堵水管柱结构和工艺原理

这种在套管内打水泥塞的方法是通过油管作为容器,来计量入井水泥浆量。如图,在套管内下底部工具,其上接油管,按照打水泥塞的高度在上部留出足够的油管(用油管内相应长度容积来计算水泥浆用量)。放入第一个胶塞,然后下油管,在胶塞以上油管内灌注水泥浆,当水泥浆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再把第二个胶塞放入油管,继续下管到设计深度,用泵车替清水,推动胶塞和整个水泥浆柱下行,第一个胶塞直接下行至底部工具下部,堵住底部水眼,紧接着水泥降通过中间水眼进入目的井段,水泥浆全部到位后,第二个胶塞堵住中间水眼,井口反应憋压,挤水泥结束。

1、堵水施工工艺过程

①起出井内生产杆管;

②冲砂、通井(保证堵水桥塞下到位的深度和内通径);

③下桥塞,堵住出水层位(井内无溢流,为下步打水泥塞做准备);

④下空管柱,填砂3米,(对封堵油层进行再改造时可以捞出桥塞);

⑤打水泥塞3-10米左右。

⑥下封隔器,打压验证堵水层段封堵效果。

⑦进行下步措施工序或下生产。

2、选井原则

该方法适用条件有以下几个:

①底部油层水淹;

②上部未淹层有较大潜能;

③底部油层和上部油层间夹层较厚(8米以上);

④长期封井和短期封井均可;

⑤套管外无串层,套内无变形;

凡具备以上条件的井都可以进行该方法封堵施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堵水效果评价原则

一般来讲,我们认为堵水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堵水前后产油量对比,二是堵水前后出水量对比。总的来说,增油降水是我们堵水施工的最终目的。因此,无论是产油量增加还是出水量大量减少,我们都认为堵水是成功的。

三、现场应用情况

(一)堵水效果评价:

我们在新民采油厂范围内进行选井试验,共施工5口井,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情况见下表:

以上五口油井的堵水施工,经统计,平均日将水29.5方,日增油9吨;全年共增油1520吨,降水4512方,总的来说实现了增油降水的目的。

(二)打水泥塞效果评价: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在套管内打短塞,其施工成功率达到100%,水泥塞长度准确,和设计对比误差可以控制在±0.5米之内。

四、经济效益分析

1、总产出:原油1520吨×2300元=349.6万元

2、总投入:作业费用没口井5万元左右,单井堵水材料消耗8000元,单井费用5.8万元,施工5口井,累计投入29万元

3、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总产出-总投入=320.6万元

4、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总产出:总投入=12:1

五、结论和建议

1、采用桥塞结合水泥塞封堵底部油层的堵水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能解决底部油层的出水问题,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支持。

2、在打水泥塞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环节:

①挤水泥前要确认井口无溢流;

②使用普通油井水泥配制的水泥浆密度要达到1.8g/cm3以上,并且混合均匀;

③挤水泥结束后要马上把挤水泥管柱缓慢提出水泥段,等候凝固;

④回探水泥面及验收封堵效果要在水泥终凝后进行,避免影响最终封堵效果。

3、采用油管内定容积法挤水泥只适合在井底和桥塞上部打较小距离的水泥塞,无法完成环空塞和较大长度水泥塞的打塞施工。

4、油管内定容积打水泥塞方法打塞成功率高,桥塞位置准确,一般误差在±0.5米范围之内。

5、油管内定容积打水泥塞方法施工方便,对作业设备要求低,现场操作简单,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奇.井下作业工程师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万仁溥罗英俊.采油技术手册.第五分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3]杨树栋,李权修,韩修廷.采油工程.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