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模型及治理途径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模型及治理途径研

田凯

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宁市272000

摘要:文章以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模型,并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结论与目标城市实际环保现状相符。另外,文章对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希望能帮助相关部门加强环境治理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模型;治理;分析

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环境治理,推行了先进的环境治理模式和治理方法。环境治理首先需要衡量和评价环境污染情况,才能了解哪些城市和地区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以及环境治理的首要对象,并能从环境治理效果好的城市和地区总结经验。

1.城市环境治理的概念内涵及现实考问

1.1城市环境治理的概念内涵

所谓城市环境治理,就是指城市中各类治理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规范、引导、限制、监督与协调城市环境公共事务的一系列行为活动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各类治理主体对城市环境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并参与多元化管理的一种过程或状态。进一步分析,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要点、基本精神主要为上下互动,左右协调,内外结合,多元合作,共进双赢。这四个方面,既是对城市环境治理的原则要求,同时也是城市环境治理努力实现与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城市环境治理注重的是过程,亦即各类主体集体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过程,而非单纯结果。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是在适时合理遵循城市生态环境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城市人”健康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2城市环境治理与城市环境管理的区别

城市环境治理与城市环境管理密切相关,但城市环境治理不等于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管理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和监督城市各单位和市民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使城市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城市环境治理则是指城市治理主体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合作、参与的多元化管理的过程。城市环境管理强调的是管理、控制、支配、强制、管制、管治等,而城市环境治理关注的是合作、参与、自愿、共进、双赢、多元化。进一步看,城市环境治理与城市环境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城市环境治理是多主体的良性互动合作。在城市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将是城市环境治理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2.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模型的建立

2.1选取评价指标

为了更全面分析城市环境污染情况,文章从城市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以及城市大气质量四个方面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环境污染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共选取了13个指标,其中指标X1-X4反映城市污水排放情况,指标X5-X7反映城市废气排放情况,指标X8-X10反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指标X11-X13反映城市大气质量。

2.2选择样本

由于我国之前仅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了经济增长质量,环境保护发展较晚,环保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对于各城市环境信息披露要求较低。导致很多城市现在仍然过于重视GDP指标,对于环境保护重视度不足,环保数据收集不及时、不全面。因此,很多城市在环境保护信息披露时,普遍存在不披露或少披露的情况,对于文章收集城市环境污染数据和信息造成一定难度。最终,选取了3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个城市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较快,采用了先进的环境保护模式;另外15个城市环境保护发展较缓慢,环境污染较严重。通过查阅《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各市经济年鉴》,得到各城市2011-2015年的环境数据,剔除残缺值以及异常值,最终得到155个样本。

2.3KMO和Bartlett检验

在进行层次分析之前,先完成了KMO和Bartlett检验,以验证用主成份分析法分析样本数据是否可行。通过SPSS因子分析计算得出KMO度量值为0.685,大于0.5的临界值,并且P值小于0.001,说明样本数据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

2.4确定因子

文章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存在5个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解释方差为83.31%,说明5个因子包含了83%以上的变量信息,可以用5个因子替代13个环境污染指标。根据因子成份矩阵,因子1属于综合指标,包含城市环境污染四个方面的综合信息;因子2由于包含了更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指标(包括指标X8-X10),因此,重点解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因子3包含的成分中,城市空气质量指标(包括指标X11-X13)权重更大,主要用来反映城市空气污染情况;因子4提取了更多的城市污水排放指标,重点衡量样本废水排放情况(包括指标X1-X4);因子5包含的成分中,城市废气排放指标(包括指标X5-X7)提取份额更大,主要用来体现城市废气污染情况。

3.环境污染治理途径研究

3.1促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环境污染治理由命令控制型模式向市场模式转变。鼓励各地方政府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由原来的“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方式转变。由污染企业聘请专业的环境治理企业帮助建立环保设备,并对排放污染物负责清理。从而,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环保领域,加强了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支持。另外,由专业环保企业负责回收、处理污染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治理质量和效果得到保障,可以有效保证我国环境污染现状的改善。

3.2加强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业绩考核

过去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保产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地方领导提拔时主要考核经济发展指标,导致地方政府过于重视GDP数据,忽视环境保护。因此,未来对地方领导考核时,需要在考核体系中加入环境治理指标,提高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激励地方领导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环境治理。在设计地方政府环境考核指标时,应该包含全面的衡量环保信息,并且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政府确实可达到的评价指标,才能调动当地领导的积极性。否则考核指标设置过低,无法达到环境治理的效果;考核指标制定过高,不可能完成,会打击当地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有可能使当地环境恶化。

3.3发展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制

我国工业企业有可能出现意外或突发情况,导致污染物处理不及时,很多因为环境污染遭受损失的受害者无法得到赔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状况,保证受害者的利益,缓解污染企业压力。因此,国家可以大力推进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普及,督促保险公司开发新的环保险产品,帮助企业应对环境污染意外情况的发生。

总结: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高发展速度的却是较低的经济质量,产业结构依靠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环保问题已经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但是有效环境治理之前,首先需要制定一套合理、全面的环境污染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增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处理办法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44+48.

[2]刘雨.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05):44.

[3]高伟丽.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4(08):334+336.

[4]曾秋红.浅谈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7(02):150-151.

[5]高金洪.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