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初中科学参与式理念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述初中科学参与式理念教学策略

周小燕

浙江省瑞安市仙降中学周小燕

摘要:初中科学老师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探究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并想办法提高教学效率。对老师来说,一旦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学生必然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效率,这才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初中科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但部分教师却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依旧占据主体地位,无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就限制了学生正常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难免对初中科学失去兴趣,即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一、初中开设科学课的重要性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的科学观念能够得到有效培养,而人们常常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科学是一种抽象、难以捉摸的概念,所以开设科学课,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使学生的科学观念得到培养,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引导,推动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此外,通过科学课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训练与提升。

二、参与式理念实施的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是学生心理和知识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的过程。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创新的全过程中得到发展。

1.结合现实生活

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初中科学老师完全可以在一些基本点的讲解上,将它们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举几个现实中的例子,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到知识的内涵。如果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老师可以先举例,激活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说错了不批评,说对了要夸奖。这样就会使课堂气氛在学生的思考中变得活跃起来,有助于他们记住知识点。这样的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创设教学意境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老师还要进行相关意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投入其中,充分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创设课堂意境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要创设能够激发初中生兴趣且正确的初中科学意境,并且科学运用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OCR或PPT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能够理解书本上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字,让初中生不再排斥初中科学课堂。

3.组织社会实践

将初中生与成年人进行对比的话,你会发现,初中生在做事情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不容易被其他琐事分心,精神十分集中,结合这一特征,初中科学老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适合初中生的实践任务,让他们完成,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结果。布置恰当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让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态,不再感觉学习是一种任务,在学习中夹杂着快乐,就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分组分工,让学生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制作社会实践所需要的调查书或者是相应的小工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4.开展课堂游戏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初中科学任课老师完全可以结合这一特征,适当地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游戏,以此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科学的学习热情。在游戏中学习,是效果最好、也最容易被初中生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传统的初中科学教学方法实在是枯燥无味,让人疲乏,完全是老师在讲台上独自讲课,内容不丰富,十分抽象,理解难度很高。由于初中生比较爱玩,在课堂上坐不住是经常的事情,然而在加入课堂小游戏之后,初中生在科学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几乎消失。但是同时需要多加注意的是,在课堂上必须把握好游戏的时长,既要保证按时完成学校规划的学习进度,同时又不能让学生满脑子只剩下游戏,及时把心思从外面收回来,使小游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游戏的应用方式不恰当,学生的注意力有可能全部放在游戏上,丝毫不关心学习,这样的课堂小游戏只会影响教学进展。所以在进行游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游戏本身具有的创造性,不断改进、创新,防止学生出现审美疲劳,降低学生的兴趣。

初中科学老师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探究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并想办法提高教学效率。对老师来说,一旦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学生必然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效率,这才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总之,要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挹红;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2)

[2]陈黎;浅谈改变初中科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