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谈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米日巴尼古丽·吾司曼

米日巴尼古丽·吾司曼(麦盖提县实验中学新疆麦盖提844600)

【摘要】高中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有较强的叛逆性,在班主任工作中因势利导,注意工作的艺术,有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身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学习气氛;健康发展

高中年级的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叛逆性,而高中阶段的班主任与他们朝夕相处,既是朋友,又是师长,对他们具有引导的作用,更负有管理的责职。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合理与得当对高中班集体学习气氛的形成,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结合自身在高中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以便得到同仁们的指导。

1.教育艺术

教育过程是一种艺术,应该按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虽然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抓,但要着重抓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1.1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习惯养成的牵引者”;教育是一种早期习惯的养成,是良好习惯的延伸和巩固,是不良习惯的纠正。因此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终身的追求,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包括生活上的习惯、学习上的习惯和行为上的习惯,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相对成熟了,但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较差,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进一步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时间长了,纪律和班规的作用就弱化了,整个班级很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是不会很好成长的,所以良好的习惯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1.2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缔造者”;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学校获得文化和知识,让学生把学习搞好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最主要的工作。怎样才能搞好学习呢?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动机、方法和知识。第一,根据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需要,以及时代的要求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再给合每一个学生自身的能力、爱好和家庭的历史、家长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内心充满一种上进的欲望,就像一个上足了燃料、准备点火的火箭。第二,在努力了以后,由于各自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由于方法的不当,往往在效果上不理想,就是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困惑的感觉,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与高中阶段的课程已经有了一种差距。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品质、毅志等多个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和思想上的开导。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高中课程的设制采用的是模块的形式,因而知识间的连贯性就没那么强了,这就要求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复习,以便更好地巩固。

1.3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高中生处在青春期,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加上高中课程紧,压力大,容易出现种种的心理问题,有学习上的,也有生理上的,还有家庭方面的。这些都要求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开导、帮助他们,让他们从困惑和不解中走出来,从而身心健康地发展。

2.言谈艺术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实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谈话、交心。谈话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应该认真研究与学生谈话的技巧,讲究谈话的艺术,以促使自己对学生的谈话工作行之有效。

2.1个别交流――要区别对待,不要千篇一律;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权威”人物,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兴趣、需要、能力和气质特征,班主任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加以正确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

2.2局部交流――要注意激励帮助,不要冷嘲热讽;在一个班集体中由于爱好、兴趣的不同,加上学习的品质、毅志、基础的不同,学生的发展就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固然要多接近,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也不要忽视。著名的教育者魏书生告诫我们:“不要轻视后进生,他们可能是学校未来的赞助商。”在谈话中对于不同的个体都要尊重、鼓励,这样有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

2.3集体交流――要求团结友爱,强化竞争意识;只有团结、向上、友爱、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因此有必要带学生去进行一定的社区活动,如担任交通协管员,社区自愿者,等等,同时在班集体里举行一些内部的活动,如学习交流、演讲比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效外活动、野炊活动等,这些集体的交流能起到增进学生的感情、提升集体的凝聚力的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目的。

3.情感艺术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班主任管理班级,就要包括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只有和学生情感融洽,交流畅通,才会带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4.倾听艺术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倾听艺术,即倾听的方式和技巧,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健康开展。

5.树立良好形象,在教学中增强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

班主任要担任起课堂德育实施者的任务。班主任的品行、情感以及教学方式,都会不断对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感情,会决定每位学生行为发展的方向;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让学生们的道德思维产生深刻的记忆,从而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可借鉴模仿的典范。可以说,班主任的以身作则,是直接影响学生们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因此,班主任应从严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楷模,这首先要求班主任应具备敬业的精神,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来不断唤醒与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爱,从而延伸到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爱。作为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以民主的方式来指导和组织教学,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孩子们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性格。

6.关爱学生,搭建友谊桥梁,与学生们进行深入对话沟通

通过对话的沟通方式,学生们可以在不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形下,尽情地述说个人的意见要求、思想情感,并能有效地反映出自己真实的情况,便于班主任们全面地了解孩子,掌握孩子们心理的弱点,从而能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进行有效地沟通并加以正确引导。特别是语言上的沟通,对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意见分歧、矛盾解决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对话沟通,都可以达到对孩子们教育的目的。很多时候,班主任对孩子们的对话沟通,都收效甚微,同学们听了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然而,有的谈话效果却非常显著,能让学生们心中茅塞顿开、如沐春风。笔者认为,找学生谈话前,不能随心所欲、心血来潮而毫无准备,应该选择比较舒适、安静且能让学生们定心的场所,而不能选择人多、气氛杂乱吵闹的地方。时间最好不要定在课间十分钟,这样会让老师以及学生们都会有一种紧迫感。应选择节假日或者该生值日的时间,或者放学的时候。当班主任对该生制定好谈话目标后,可以借故与学生同路,与其进行友好的交流,这样一来,便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意外的亲切。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要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光靠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制定目标、更新观念,加强自身的德育意识和创新意识;用慈母情去体贴与关爱每一位学生,在为学生们传授文化知识与经验的同时,还要不断引导学生们做人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此来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促使高中班主任工作登上新时期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