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的饮食指导与护理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的饮食指导与护理方法分析

王福丽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研究将饮食指导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儿科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选取的20例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10)与实验组(n=10),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实行饮食指导以及对对症护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比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经对症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评分(98.25±5.23)分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40.00%、护理满意度评分(72.35±5.11)分,P<0.05且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结论:将饮食指导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中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饮食指导;护理方法

现将我院此次收治的20例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护理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我院收治的20例样本均从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选取的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中选取,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对组别予以均分,参照组患儿(n=35)中16例为女性,19例为男性,年龄控制在6个月~13岁范围中,中位年龄为(6.21±2.35)岁;实验组患者(n=35)中17例为女性,18例为男性,年龄控制在2个月~14岁范围中,中位年龄为(7.21±4.04)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两组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基础资料,两组数据差异对比P<0.05且不显著,统计学显示不存在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行饮食指导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饮食指导,患儿发病后存在食欲不好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年长患儿挑食的危害,让其能够积极配合后期护理工作。为患儿制定合理饮食方案,食物中尽可能多含铁,以便于可以改善患儿饮食习惯,治疗患儿贫血症状。在改善患儿饮食习惯过程中需要予以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尽可能食用高铁、高维生素以高蛋白的食物,保证患儿铁摄入量。对于婴幼儿需要给予适当辅食,在患儿6个月以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儿家属降低奶摄入量,适当融入辅食,遵循简单到复杂、少到多的基本原则。对于早产儿或者4个月婴儿需要从2个月开始予以果汁或则蔬菜汁,6~8个月给予鱼泥、肉沫、水果泥等食物,也可以给予整个鸡蛋。其中最为常见的辅食就是肉沫,具备吸收率高、含铁量高的优势,可以进行优先食用。9~10个月婴儿需要每天给以一次薄面片汤、每天1~2次稠粥,逐渐提升食物种类以及形式,在婴幼儿断奶之后不可以给予强刺激性食物,需要尽可能使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婴儿一天每天需要深入7~10mg的铁,依据患儿不同年龄予以不同的食物。对于厌食的患儿需要多次少量,经常改变食物,改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增加患儿食物,提升患儿自身素质。此外也需要给予患儿有效的生活护理,评估患儿贫血程度以及病情,对于轻度贫血患儿需要防止剧烈运动,予以充足睡眠以及休息;对于严重贫血患儿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活动时间、活动强度。做好患儿保暖与休息的相关工作,在医嘱下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患儿浓缩红细胞以及输全血等干预,提升患儿血红蛋白。药物护理,在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中铁剂是最重要的药物,需要选择易吸收、溶解度大的药物予以治疗,如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铁、硫酸亚铁等。依据铁元素来对服用剂量进行计算为4~6mg/kg·d,每天分成三次进行服用。在口服铁剂时候需要对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如胃部不适、呕吐、恶心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我院进行参与研究的20例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临床资料予以处理分析两组患儿与家属经治疗后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且采取t检验,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分析率(%)形式表示,且采取X2检验,结果检验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经对症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对比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40.00%,两组数据之间具备显著性差异且P<0.05,统计学分析之后有意义。实验组患儿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25±5.23)分,参照组患儿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35±5.11)分,经t检验之后数值是11.2012,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之后有意义(P<0.05)。

表1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

3讨论

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是因饮食不合理、喂养不恰当、体内铁储缺乏、铁元素摄入不足等引发降低血红蛋白导致的疾病[1]。临床医学中指出,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属于运化功能失常、脾胃受纳、脾胃受损等对铁元素的利用与吸收造成影响[2]。小儿体内铁主要就是来自外源性,因此在对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予以合理饮食指导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若在给予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正确饮食指导之后还是不能得到显著效果,应该在谨遵医嘱下使用药物治疗,但是也不能忽略护理的意义与重要性[3]。护理人员需要切实做好患儿药物、饮食、生活、心理等护理工作。同时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需要对小儿贫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护理中发现的问题,给以合理的有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在对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性饮食指导以及对症护理之后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儿家属正确的健康教育,让患儿以及家属能够充分了解饮食平衡的重要性,提倡母乳喂养,并且在喂养过程中及时添加富含丰富铁元素的物质,指导家属正确制作辅食的方式,尽可能做到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提升蛋白质互补作用以及铁元素吸收率,为患儿建立良好饮食习惯,降低发生肠道失血的可能性[5]。

综上,在对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实行饮食指导以及对症护理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具备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莉,葛婷.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的饮食指导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5(36):111-111.

[2]李桂芝,付明珠,徐艳琨等.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指导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6):240-240,244.

[3]李世红.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18):45-46.

[4]唐从海,杨岳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80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3717-3717.

[5]李芳春,肖习蓉.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9):140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