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价值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价值探究

郭航

郭航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利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分子。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7年12月间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综合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采用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针灸康复;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13-01

脑梗死属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多因脑部血流障碍、脑功能受损等引起,该病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特点[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梗死临床治疗方法越来越成熟,但在急性发作期后患者会出现较多的功能缺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近些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早期应用针灸康复进行治疗,其效果收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2]。本次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进行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7年12月间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50~84岁之间,平均年龄52.6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1~86岁之间,平均年龄53.4岁。入选条件:患者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并存在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经过MRI或CT检查确诊为并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条件:患者存在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引起的脑梗死,其他系统代谢障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奥扎格雷、灯盏花素、甘露醇静脉滴注,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肺内感染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展康复训练[4]。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早期开展针灸康复治疗,方法如下:患者以侧卧位根据患者瘫痪类型进行穴位选择,硬瘫痪选择合谷、阴陵泉、昆仑、曲池、天井、外关、内关、风市、尺泽、曲泽、三阴交等穴位,软瘫痪选择中渎、天井、风市、昆仑、外关、曲池等穴位。穿刺前对穿刺部位及穿刺针进行常规消毒,平补平泻法,双侧取穴,留针30~40min,连续治疗8天。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进行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检验,当P<0.05则两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综合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额病灶位置主要位于脑组织中心坏死区域和周围缺血半暗区,在坏死区域的细胞均已经发生死亡,但在缺血暗带中仍有多神经元存活[5]。脑梗死属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多因脑部血流障碍、脑功能受损等引起,该病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特点。在患者发病后可尽早进行相关康复治疗,促进患者缺血半暗带的血流得以恢复,促使患者受损脑组织发生逆转,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及剩余神经细胞存活。在患者发病早期进行常规治疗并辅以康复训练,能够实现脑功能恢复,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使患者运动功能最大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脑梗死患者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中,干预时间越早则治疗效果越好。提示,中医针灸治疗可刺激患者对应穴位,降低患者血小板黏度,改善血液流动状况和血流量,对脑梗死急性康复效果明显。综上,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采用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严明.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后偏瘫60例临床研究[J].今日健康,2015,14(1):277-279.

[2]杨春光.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263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78-79.

[3]霍会永,赵现,曹凌,等.减重步行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学,2012,3(33):44-45.

[4]黄存军,祁风.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78-79.

[5]张建斌,张丽玲,刘旭峰,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070-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