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临床路径加强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监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应用临床路径加强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监管

何娅妮张敬华侯爱华

何娅妮张敬华侯爱华(辽宁省金秋医院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目的:浅谈分析老年患者用药现状及临床路径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旨在通过临床路径来加强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监管,以于更好的为老年患者服务。方法:(1)文献分析法。搜索、阅读有关临床路径建设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总结借鉴研究成果。(2)理论研究法。用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的相关概念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规范化进行理论分析,明确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和原则。结果和结论:通过建设临床路径对老年合理用药进行监管,提升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水平,符合合理用药定义,实现合理用药的社会评定价值。

【关键词】临床路径;合理用药;老年患者;【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5-0153-01

合理用药不仅从有效性、安全性来评价其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更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来评定其合理性。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愈加重视,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问题,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就医感受。本文基于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的用药群体,对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临床路径的应用对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作用,希望通过临床路径发挥对老年患者用药的干预作用,使其逐渐合理化,并通过建设老年重症专科路径来提高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1老年患者用药特点及现状1.1联合用药据统计,联用5种药物的ADR(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联用6—10种者为7.4%,联用11—15种者为24.2%,联用16—20种者为40.0%,联用21种药物以上者为45%。在老年患者中联合用10多种药物者屡见不鲜。2015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例数有58例,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例数有49例,占84.48%。其中21例是因联合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占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42.86%,联合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1.2药品相互作用很多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药物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如果不能掌控挑选好服药间隔时间和药品种类,就很容易降低药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征。

2临床路径指导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规范使用2.1按路径治疗,避免治疗的随意性临床路径是由资深专家和教授为单病种患者制定的一套预定的治疗方案,所以即使没有医生的医嘱,护士也可以按照路径对患者施予治疗,从而避免了治疗的随意性以及因医护沟通歧义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治疗误差。保证了治疗过程是及时的、常规的、合理的。

2.2在路径执行中,可随时监督、检查药品的疗效药动学和药效学不仅与用药剂量相关,还因性别、年龄、脏器功能,联合用药等情况息息相关。临床路径本身具有可计量性,可随时监测、检验药物的疗效与反应,医生将不良反应等异常结果进行积累并总结,就可以在下次制定新的用药路径时着重考虑并调整,符合其循证医学的特点。通过不断地总结与调整筛选出疗效相对最好,不良反应相对最少,价格相对最适当的药品用于临床路径使用,最终体现出用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的合理理念。

2.3限制了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老年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较成年人低,因此在选用抗菌药时需格外慎重,例如在选用经肾脏排出的抗菌药物时,要考虑按轻度肾功能减退减量给药。临床路径在控制抗生素使用的种类、档次和时间方面明显起到了降低和缩短的成效,减少了医疗费用也避免了资源浪费,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4临床路径提升老年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执行之前,医生下路径通知单给患者及家属,让患者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整个诊疗过程,充分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

特别是老年患者就医心理障碍一般会多于年轻人,临床路径通知单让患者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所选药品的原因,保障其用药知情权。

3加强临床路径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监管作用3.1大力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监督用药建立专业的临床路径设定小组,小组成员要包括医师、护士、药师、临床药师、营养师、后勤人员等。临床路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单病种的处理方法,研究出治疗路径,明确疾病的住院期限,按照路径设定进行治疗,如不能按照原路径实行治疗,也要和患者及时沟通解释清楚。

3.2发挥临床药师的指导意义据报道,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青壮年的3-4倍。对于老年人用药更需提高警惕,注意药物配伍是否合理,给药时间、剂量、方式、疗程等是否得当。有些病人对某种药物特别敏感,称为高敏性;反之,对药物敏感性低则称为耐受性;有些病人对药物产生的反应与其他人有质的不同,即为变态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既要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也要考虑病人实际情况,因人施药。

3.3建设老年医学科重症专科临床路径老年患者是用药的特殊群体,其肾脏血浆流量下降,导致肾脏排泄功能降低,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会使累积肾排泄药物增多,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路径的单病种治疗模式应用在老年患者治疗中就偏向于针对重症专科的治疗,例如由糖尿病引发的肾衰竭、心衰竭等并发性脏器疾病。发病时脏器功能急速下降,这时就需要着重治疗并发症,控制病情。但又必须考虑因糖尿病的牵制影响而引发的用药问题,就需要临床路径专家组制定出糖尿病各个并发症的临床治疗路径,用药路径,重点治疗,控制病情。

4结论通过对临床路径的建设,逐渐提高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水平,既减少老年人因不合理用药发生死亡的概率,减少因用药引起的医疗纠纷,更从仁道医学角度关注老年患者的就医感受。其从被动式的就医过渡到主动了解自身病情,主动配合路径治疗,真真切切地让老年患者为自己的健康做主,参与疾病的诊治,提高了治疗效率,普及了医学常识,促进了医患和谐,这本身也符合合理用药的社会评定价值,即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1]周保利,英立平.临床路径应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8-11.[2]李捷伟,龚纯贵.利用临床路径推进合理用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35-236.[3]宋雅梅.某院510例老年病科患者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6):572-574.[4]姜慧敏.老年人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146.[5]周绍龙,王林,刘琼.浅谈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6):71.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