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性脑梗塞溶栓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急性脑梗塞溶栓的护理体会

王净孙沙沙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二科2642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发病时间等一般治疗资料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溶栓;护理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中非常普遍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多发病于中老年人群体中,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急性脑梗塞的致死率及致残率都非常高,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目前临床治疗中通过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在溶栓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已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1]。鉴于此,本次研究将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中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75例,分别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2例,女33例;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2.5±0.5)岁;对照组男41例,女34例;患者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60.5±0.5)岁。患者纳入标准:(1)依据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关于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起病6小时以内规定为超急性脑梗塞,CT检查后患者责任病灶没有显影;(2)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3)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排除脑水肿或者颅内出血可能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分组对比的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病房清洁,身体指标检测、药物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1)密切监测患者。确保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利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心跳、脉搏、血压等变化状况,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注意患者出现的呕吐及抽搐现象,发现患者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主治医生;(2)溶栓后的出血护理。溶栓后患者可能出现出血症状,因此需严密观察患者粘膜、牙龈以及辟出是否存在瘀斑或者雨点等,观察患者大便中是否有血丝,若存在出血状况,及时停止溶栓,并进行抢救;(3)心理护理[2]。患者可能出现恐慌、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患者把持良好沟通,鼓励患者,增强患者信心。并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消除患者负面情绪。

1.3疗效判定

依据欧洲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体系(ESS)进行评分,满分100分。治愈:100分;有效:≥95分;显效:ESS评分增加10分以上,且患者患肢肌力提升Ⅱ级;无效:ESS评分增加10分以下;恶化:ESS评分未增加且下降。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显效)&pide;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结果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发病时间等一般治疗资料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结果见表2所示。

3讨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对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67,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在一般临床治疗资料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这表明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春艳,富晓东.12例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0):34-35.

[2]李惠香.超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的护理观察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1):107-109.

[3]袁向芳.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的护理配合[J].黑龙江医药,2014,27(04):984-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