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杨光斌

身份证号码:44092319880319****

摘要:“营改增”是财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改革方案,对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分析了“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流程及其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成本管理;影响;对策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原有的税收制度已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税收制度势在必行。“营改增”是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一种新的税收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提出了一项重要税制改革方案,不仅对服务业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建筑行业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流程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为管理内容,运用先进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手段,对施工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和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效益的过程。该管理过程涵盖项目投标、施工准备、施工、工程结算等阶段,贯穿于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

1.1项目投标阶段

企业首先要考察项目实地,分析招标文件并对材料进行市场询价,然后编制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设计,根据自身施工水平和历史成本数据进行成本估算和利润分析,最后确定项目报价并选择投标策略。

1.2施工准备阶段

项目中标后,成本部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出项目详细工程量,依据当时材料价格和人工机械定额编制项目成本预算;技术、管理部依据设计图纸制定施工备选方案,并联合成本部从效益最大化出发选择最优施工方案;确定材料采购方案和分包方案。

1.3施工阶段

项目开工后,成本管理部对所发生的成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计算实际成本,将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与上一阶段的预算进行比较,发现超出预定偏差范围时应迅速分析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以纠偏。施工阶段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在该阶段项目部通常进行PDCA循环管理。

1.4工程结算阶段

该阶段的成本管理内容主要是对工程价款、人工、材料、质检、工程保修等费用的审核及结算,计算项目实际成本和利润,主要管理人员总结项目中用到的有效成本控制方法,分析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不足并提出应对措施,为今后项目提供借鉴。

2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成本的影响

2.1项目投标阶段

营改增之前,施工企业通常是根据《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各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定额、企业内部定额及材料设备市场价格测算投标报价。营改增后,与项目施工相关的原材料、燃料等成本将不再含有增值税进项税。由于无法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准确预测施工阶段能取得多少成本费用增值税进项税额,导致实际施工成本与标书成本出现偏差,进项税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成本水平,进项税取得的多可以减税降本,反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当前,虽然住建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但只是原则上做出了“价税分离”的规定,“营改增”后新的行业定额和地区定额还没有依据新的计价体系编制出来,投标只能估算,从而影响投标报价。

“甲供材”是建筑业中一种常用的材料供货方式。它是指项目使用的大宗材料如钢筋、水泥、管材等由建设单位提供给施工企业,并直接与材料供货方结算货款,随后在项目施工阶段以这些款项冲抵本应支付给施工企业的工程款。这种结算方式减少了施工企业的材料资金投入和资金垫付压力,避免了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还能控制主要材料的进货来源,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营业税制下,施工企业跟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包含了“甲供材”中的建筑材料价款金额,营改增后,在合同中仍然规定由建设单位提供主要材料并计入施工企业营业额中,而采购货款却由建设单位支付,将造成施工企业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不相匹配,至少有30%至40%的原材料进项税额无法抵扣,给施工企业造成较大的税收负担,增加其成本水平。

2.2施工准备阶段

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承担工程总承包商或投资人的角色,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要向项目沿线农民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及施工地占用农田青苗补偿款。众所周知,这类经济业务无法取得正规增值税发票,甚至连普通发票获取可能性都不大,该类真实发生的支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而因此产生的税负将转给施工企业,会给企业进项税抵扣留下隐患。

对于施工企业,大部分费用支付发生在采购环节,采购环节的成败直接决定项目成本和利润。施工企业缴纳营业税时,所有外部采购都是价内税,项目采购人员只需要选择物美价廉的物品即可,即在选择施工现场必备的砖、瓦、砂、石等材料的供货商时,只要其提供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就优先选择价格较低的一方,而不用特别在意供货商是否可以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此外,对于一些在偏远地区施工的项目来讲,出于材料从外地运输成本过高的考虑,很有可能会选择由当地的小供货商提供材料,而这些供货商通常要求现场现金交易,根本不可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后,如果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将会使企业税负大幅上升,势必增加项目成本。另一方面,营改增后有些材料供货商为了维持经营可能会选择铤而走险,向施工企业提供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以达到跟其继续合作的目的,而施工企业取得的这些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不能进行进项抵扣的,此外也会产生税务风险。

2.3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

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仍然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施工企业的工程总造价中,项目人工成本一般占到了工程总成本的20%-30%,加之在项目需要赶工的时候,工人往往需要在夜间进行施工操作,施工企业需要向工人支付比白天日工资高一两倍的费用,大大增加了项目人工成本。营改增虽然将施工企业增值税货物归入进项税额可抵扣范围,但企业劳务用工成本却无法实现抵扣。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故今后几年时间里,施工企业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将继续增加,而由于人工成本无法抵扣,将直接减弱营改增减税效果,致使项目成本增加。

营业税制下,按照合同规定,建设单位根据施工企业项目实施进度分期支付进度款,施工企业的营业税计提时点是根据合同确认受到进度款时,但目前《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即建设单位批复验工计价当天,施工企业缴纳增值税义务就已经产生。国家规定企业应交增值税当期必须缴纳,而实际工程中,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时间通常晚于工程形象进度,且暂扣质量保证金5%-10%,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以后才支付剩余部分,故施工企业垫资施工情况时有发生。由此导致施工企业只能向供货商支付部分费用,供货商未收到全额货款也就不能给施工企业开具全额增值税发票,从而企业进项税额抵扣也会受此影响。如果工程款被建设单位故意拖欠,施工企业不仅无法及时获得工程款,还要垫付未能抵扣的增值税款项,这将使企业现金净流量增加,甚至还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

3“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3.1加强企业流转税率测算

由于营改增后新的行业定额和地方定额还未出台,施工企业要自行组织力量针对不同施工板块、不同施工地区,结合企业内部定额,进行具体施工项目的综合流转税率分析,确定企业的平均流转税负率,调整现在使用的投标报价测算方式,并制定适合自身企业的增值税规制下的投标报价体系及其管理制度。企业要加强以往类似工程项目数据的收集,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增值税发票取得的难易情况要有较为精准的预测,以此适当调整投标报价。对于项目拆迁补偿及青苗补偿,现阶段获得增值税发票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故企业要在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的时候进行协商,合理分配该部分费用,以缓解施工企业成本压力。

3.2调整“甲供材”采购方式

施工企业传统税负规制下,“甲供材”对甲乙双方而言都是一种较好的材料采购方式,要想缓解其在营改增后对施工企业的负面影响,施工企业就要同建设单位进行协商和博弈,具体路径如下:(1)取消甲供材料,所有材料均由施工企业负责购买;(2)甲供材料改成甲指乙供,施工企业采购甲方指定材料并付材料款;(3)甲供材料继续由甲方负责采购和付款,但甲、乙双方和材料供货商签订三方协议,采用乙方委托甲方采购的形式,供货商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给乙方;(4)如果建设单位对上述几种方案不满意,可照旧使用甲供材料,但业主需要适当补偿施工企业税务成本。

3.3重视材料供应商增值税纳税人资格

施工企业在选择材料供货商时要改变过去只注重价格的选择模式,不仅要对比价格和质量,同时也要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货商并及时向其索要增值税发票,以扣除进项税额。如果受到施工地点条件限制而不得不与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户进行材料采购合作,就要对材料价格进行商讨。同时企业也要经常举办宣讲活动以增强采购人员增值税专业知识,使他们对增值税的基本原理、税率、纳税环节及要求有足够认识,并养成其在材料设备采购、工程分包等环节自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

3.4加强劳务管理、提升机械装备水平

当前营改增环境下人工成本无法抵扣已成事实,且企业人工费还在逐年增加。施工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应对该问题:一是加强劳务管理,货比三家选择优质劳务队伍以保证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情况的出现,以此降低人工费用;二是购买先进施工机械设备,通过提升机械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以减少作业人员降低人工费用,减轻企业对租赁企业的依赖性,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3.5加强上下游管理、协调结算进度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同建设单位、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的联系更加紧密,前一主体工程款项无法按时发放,将会影响后续主体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从而增加其资金成本压力。故营改增后,施工企业应当加强上下游管理,降低合作风险,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合理确认结算收入时点,协调上下游之间结算进度,避免纳税义务发生时因增值税发票抵扣不足,导致超额纳税占用企业资金的情况再次发生。

3.6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积极利用信息化应对营改增挑战,依托“互联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发票管理信息平台,严格管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解决因项目分散、发票数量大等引发的发票管理问题;建立价格管理信息平台,方便价税分离后综合成本比选以及预算价与实际价格比对等;建立成本管理信息平台,对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量变更和造价增减进行实时监督控制。

4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成本、税负和经营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对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要抓住“营改增”带来的机遇,创新企业成本管理模式,采取有效的对策,做好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从而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促进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清流.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4)

[2]徐鹏鹏,龙春晓,刘贵文.“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建筑经济.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