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湖南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推进湖南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常硕王建波陈晨

(湖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随着各种类型气象装备不断增多,气象部门自身装备保障能力同大幅度增加的装备保障任务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加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社会化,对现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更好的开展气象装备的维修维护工作,已逐渐成为新时代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文结合湖南省气象装备保障社会化现状,分析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推进社会化保障建议,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现状;建议

引言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是组成各级气象业务的重要部分之一,直接影响气象装备的运行情况和气象测报业务质量,更关系到气象事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气象探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接收终端等设备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综合气象观测站网不断完善,各种类型的自动化气象技术装备在气象探测业务和服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规模,气象部门自身装备保障能力已逐渐不能满足大幅度增加的装备保障任务。因此,探索和推进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工作显得极其重要,对保障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湖南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现状

目前,纳入社会化保障工作的探测设备种类已涵盖了地面、高空,甚至包括了农村预警显示屏和大喇叭。其中,区域自动气象站和新一代探空雷达是在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方面开展得最多的项目。国家级自动气象站、交通气象站等设备由于业务的重要性,社会化保障工作开展较少。针对我省区域自动气象站点多面广、维护成本高、保障人员不足的现状,全省各及气象部门纷纷探索装备保障社会化运营模式,目前主要有外包社会公司、依托部门现有企业、依托社会生产厂家等三种模式,有效缓解了区域自动站等观测设备的保障压力。

2、湖南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业务的快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自动气象技术装备在气象探测业务、服务及科研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气象探测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当前,湖南省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运行稳定、质量相对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部门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与保障任务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气象技术装备维护任务数量的增加给气象装备保障队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部门内部的技术保障力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气象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社会化需求不断上升。积极开展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在开展气象技术装备维护维修保障的过程中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是做好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3、湖南省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3.1社会化不够彻底

当前,湖南省在开展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的过程中,仍旧需要依靠气象部门下属公司和仪器设备生产供应商技术力量,即使保障人员对业务流程和仪器设备性能掌握的较为熟练,由于仪器设备生产厂家保障人员有限,保障时效难以保证。此外,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竞争力不足,保障成本难以降低。

3.2缺乏有效监管

自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试行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施行效果令人满意,因总体缺乏市场的有效监管,最终会造成社会化保障发展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应尽快建立起第三方监管机构或制定监管制度,对社会化公司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维护效能评估办法等进行明确,可在一定程度推动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持续健康发展。

3.3制定“门槛”难度较大

在社会中广泛寻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尽快建立起社会保障力量的准入制度显得十分关键。“门槛”过高,很难调动起社会资源的积极性水平难,在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中难以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保障模式还是会回到原点;“门槛”过低,会引入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使得从业人员素质和自身水平参差不齐,对气象探测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专业化特点较为突出,在建立完善的社会化保障准入制度的过程中会有较大难度。

3.4运行经费存在缺口

当前,湖南省在开展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运行经费增加的情况,社会化保障工作中所需的经费主要是中央和地方部门预算,很难满足业务运行以及社会化保障中人员、车辆等的经费支出,在自筹经费的过程中会有很大难度,直接导致在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工作开展中的运行经费存在缺口。

4、推进社会化保障的建议

4.1业务管理平台化

对于气象探测业务部门来说,应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管理系统,可在网约车、外卖送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对从业人员的审核考试、保障反馈、绩效考核、在线学习等环节合理设置准入门槛,根据本部门实际制定出完善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维护维修方案、考核管理办法等。对于社会化保障人员来说,应具备可探测设备运行监控、日常维护、故障维修等工作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进一步推动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工作顺利推进。此外,可自行研发相关维修管理平台,如四川省乐山市气象局开发的“我去修”平台,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了对站点的监控、数据管理、维修调度、远程指导、在线培训等功能,在很大程度规范了保障流程,降低了保障成本,增强了维护质量。

4.2探测设备智能化

因“智慧气象”的快速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逐渐向社会各个行业渗透的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会对传统气象探测和保障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相关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大数据处理、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等技术结合起来,尽快建立起功能完善、响应及时、标准开放的智慧气象探测系统,赋予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的科学性水平。而始终确保探测及仪器设备的智能化和多元化水平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体现观测业务自动化的同时,还能推动装备保障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4.3信息支撑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储存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不断增强,气象探测业务部门等应积极引入云存储、物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并加大与水务、环保、农业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并加强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结合探测数据可第一时间向社会大众提供所需的气象信息,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传播平台也能将探测数据发送到每位群众手中。气象部门应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利用,体现出共享特点,积极探索气象数据来源的社会化,增强气象技术装备维护的社会化保障水平,确保探测工作更好的开展。

结论:

综上所述,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应用,对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人员始终坚持改革、深入思考,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对现有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气象部门的技术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房岩松,高林.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问题的初步探讨[J].山东气象,2013,02:50-53.

[2]张智祥,王娟,祝明.如何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J].北京农业,2014,06:158-159.

[3]史静,李文博,马云波,等.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J].阅江学刊,2016(06):52-58

作者简介:常硕(1989-),女,汉族,湖南省长沙人,硕士学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地面观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