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急性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急性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张朝晖

张朝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急性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急性背肌筋膜炎患者给予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1mL/穴位,每次2个穴位,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5例、好转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2%。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急性背肌筋膜炎显效快,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电针肌筋膜炎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228-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背肌筋膜炎临床发生率有显著增加的趋势。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的方法治疗急性背肌筋膜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52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6例,男:女比约为1:2;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6.3岁;病程均在5d以内。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1]进行诊断。因劳损或外感风寒致背部突发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甚至向上臂放射。体检: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广泛压痛,背部肌肉僵硬,沿竖棘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及条索状改变,肩背部功能活动可有障碍,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征。

1.3排除标准

(1)合并颈椎病,肩周炎,风湿病。

(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背肌筋膜炎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好转:背部疼痛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未愈:症状无改善。

2治疗方法

2.1取穴:有固定压痛点者取压痛点及周围腧穴;压痛广泛者,取压痛范围内的腧穴如肩胛间压痛取肺俞、大杼,背部伴肩臂牵涉痛取天宗、肩井、臂臑、臑俞、曲池等;局部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改变者,取硬结或条索状改变的中心点。

2.2治疗方法:针刺后取痛点以及痛点周围的四个点,加肩背部四个腧穴,接XS-998光电治疗仪(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选连续波(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起针。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甲钴胺(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注射液1mL,选取患部穴位,得气后回抽无血液反流,可缓慢注入药物,每穴注入1mL,共选取2个穴位。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

3结果

52例患者经3日治疗后,治愈15例(28.8%)、好转35例(67.4%),无效2例(3.8%),总有效率达96.2%。

4讨论

急性背肌筋膜炎在传统医学中一般可归于“痹证”、“痹病”范畴。其发病机理多为平素正气不足,再加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肢体经络痹阻,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临床表现[2]。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背肌筋膜炎多由外伤、劳损及受凉等所致局部组织粘连及无菌性炎症产生化学物质刺激,使小血管痉挛,纤维组织增生,日久纤维组织粘连、挛缩、肿胀的肌细胞挤压筋膜,筋膜反过来挤压肌肉中的血管神经,使循环受阻,局部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疼痛,形成病理性循环[3]。

在本病治疗中采用了连续波(密波)的电针治疗,密波是一种高频连续波,能够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具有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的作用[4],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疼痛等病症的治疗[5-6]。

此外,本病治疗中还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甲钴胺能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且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且能促进神经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从而改善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7-8]。本病治疗中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使病变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升高,促进末梢神经血管的修复,从而快速改善疼痛等症状,解除肌痉挛,恢复肌肉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疗法治疗急性背肌筋膜炎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起效快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2.

[2]李仲廉,安建雄,倪家骧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3:472.

[3]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3):16.

[4]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41-242.

[5]李有武,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8):53

[6]方云添,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侧肢体疼痛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6):1171-1172.

[7]戴仪,黄冰,曾振华等,早期甲钴胺行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J].浙江医学,2010,(3):390-391.

[8]陈彩秀,李润生,唐小华等,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