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困难及优化措施孝春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7
/ 2

试论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困难及优化措施孝春霖

孝春霖

山东临沂莒南县市政工程公司山东临沂276600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现实困难出发,分析一系列影响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因素,总结促进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性,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不仅仅需要承受资金压力和人员素质压力。并且技术工艺、材料装备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是每个建筑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简单而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信誉、效益和利润。甚至可以决定企业的存亡,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技术手段和设备功能。由于建筑施工工作非常的复杂,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只有加强工程管理,施工过程才能顺利,才能确保质量能够合格,使企业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

2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2.1管理意识不足

当代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周期较长,施工人员的构成日益复杂,各种新型工程技术不断涌现,国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环境要求日益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意识。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未能充分的重视工程管理工作,不能针对性的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力量,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应用、人员配置、管理模式存在着错误的理解。例如,有些建筑工程企业未能及时分析工程现状,导致工程管理工作计划不足,没能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要点与难点。还有的建筑工程企业未能加强技术更新,不注重引进新型的工程管理方式,没能把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管理手段引进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还有的建筑工程企业协调人员与装备的能力不足,不能根据工程项目情况合理控制工程进度,因此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效率。

2.2设计和施工上细节管理不严格

建筑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质量问题要细化在工程关键点上,如果建筑实际设计缺少对实际现场和施工区域环境的事先的考虑,导致设计出现了不合理的地方,很容易造成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又有很多的环节会造成质量不合格问题。造成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有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是施工管理人员未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把控。并且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仅仅是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此外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缺少专业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在经济利益的吸引下,某些企业和包工头不计后果的压缩施工成本,造成了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2.3现场材料和设备管理存在漏洞

材料费用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了总成本的60%之上,建筑材料和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工程总成本。但是在当前阶段中,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和物资管理情况十分的混乱,不仅仅缺乏有效的材料管理制度,材料从采购、使用、浪费很难记录,很容易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并且消耗完定额材料之后,可以进行随意的领取,不需要经过技术部门的审批,对于周转材料和易耗产品一次性可以领取很多,领取之后往往不能全部使用,导致很多的材料直接作为了废料,甚至有的人员对建筑材料进行倒卖。

2.4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很多的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安全标语,但是很少有企业落实到实际施工中,安全意识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思想上未得到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应当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安全事故,那么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现状的几点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丰富管理工作方法,着力在优化配置施工资源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工程管理有效性目标。首先,应当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构建专业的管理工作体系,明确具体的工程管理责任分工,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管理工作机制。其次,还要明确岗位职责,针对具体的工程建设程序确定管理制度。在全面加强工程调研的基础上,找出建筑工程管理的要点。第三,重点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注重依据岗位责任制对工程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找出工程管理制度方面漏洞,予以积极整改。

3.2开展有效的质量检定和验收工作

在一个建筑流程完成之后,下一个环节即将开始之前,应当把前一道建筑工序进行检定与验收,不合格者对其进行整改或返工。在建筑工程中执行质量责任人制度,保证施工各个流程出现质量问题之后,可以找到直接的负责人。通过责任人制度的建立,用制度来约束责任人能够对质量更加重视。当前一个环节工程没有出现问题之后,对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也是一种保证。一个有效的质量检定和验收制度应包含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施工单位在完成项目之后组建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初步的检测和验收;其次,相关的责任人收集自身负责环节的数据,根据建筑设计标准对项目进行质量评估;最后和设计单位、监理部门一起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无论检测到哪个环节未达标,我们都要对其未达标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关键,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在交付使用之后,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对人民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不利影响。

3.3注重施工现场中物资材料管理工作

建筑物资材料的管理和控制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开始进行严格的记录,对于材料的数量进行记录,对建筑物资的领取数量也要进行记录,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明确采购人员的责任,选择的建筑物资应当是物美价廉,对于建筑物资材料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和验收,完善施工物资的入库程序。当施工材料出库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限制,对材料的消耗设置额度,施工人员在领取施工材料时需要相关领导的证明,严禁施工材料的浪费和过度浪费。如果出现相关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变卖,应当进行严肃的处理,保证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实行。

3.4强化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基层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关键影响,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施工质量,应当培养施工和技术人员责任及质量意识,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员应当从自身做起,给员工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带动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贯彻质量和责任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自觉的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其次,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艺水平也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对施工流程、施工标准、施工规范进行学习。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对施工工程有整体上的认识,熟悉施工流程和施工质量。为人员分配不同的任务,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关注,对于特殊工种的人员在上岗之前检查其专业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查看每一个人是否有合格的证件。在施工中使用到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应当充分的学习和掌握,保证可以在施工中满足工程质量。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保证施工过程中可以安全进行,建设出合格的工程项目。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企业足够的重视,规范市场中的竞争,促进整个行业健康的发展,只有不断的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才能实现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明.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4):1817.

[2]王东利.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256.

[3]陈新育.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8(1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