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丙泊酚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七氟醚、丙泊酚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朱海兵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410007)

摘要:目的研究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科接诊且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9)。甲组采取七氟醚麻醉法,乙组采取丙泊酚麻醉法。分析两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同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麻醉前,P<0.05。结论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利用七氟醚或者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都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建议采纳。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七氟醚;老年患者;丙泊酚

在肿瘤疾病当中,结肠癌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其危害性也比较大,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1]。目前,临床医师可采取结肠癌根治术来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但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其血液通常处于高凝以及高黏度状态,极易形成血栓,危及生命健康,另外,血栓的形成还与血液粘滞性增高以及血流缓慢等因素密切相关[2],而疼痛、麻醉和失血输液等则能影响人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为此,笔者将着重分析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8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择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1月。按照数字抽签法将研究纳入的病例分成两组,甲组和乙组各有39例。甲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为34-78岁,平均(54.18±6.72)岁;体重为48-78kg,平均(61.25±5.73)kg。乙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为33-78岁,平均(54.69±6.58)岁;体重为48-79kg,平均(54.32±5.46)kg。患者经病理诊断与内窥镜等检查确诊符合原发性结肠癌诊断标准,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齐全,依从性良好。研究在获得医院批准的情况下进行,比较两组的体重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3]

(1)有血栓史者。(2)糖尿病者。(3)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4)贫血者。(5)中途退出治疗者。(6)过敏体质者。

1.3方法

甲组麻醉诱导应用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2-0.3ug/kg),采用预充麻醉呼吸回路,对七氟醚的浓度以及氧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前者为8%,后者为5L/min。待患者入睡后,将七氟醚的浓度调整为5%,同时调整氧流量为1L/min,同时予以罗库溴铵,0.5mg/kg,待NT值达到D2亦或者是E0后,对患者施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同时予以3-6%七氟醚持续吸入治疗,需合理调整七氟醚的浓度,保持NT值为D2亦或者是D0。此外,还应对芬太尼的泵入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让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保持稳定状态。

乙组麻醉诱导应用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2-0.3ug/kg),并注入1-2mg/kg的丙泊酚。待患者入睡后,予以0.08-0.1mg/kg的维库溴铵。待呼吸减弱后对患者施以辅助呼吸治疗,当NT值为D2亦或者是E0后,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保持丙泊酚的每小时用量为2-5mg/kg,期间,需合理调整丙泊酚的浓度,让NT值保持D0亦或者是D2,同时对瑞芬太尼的泵入量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患者心率与血压处于稳定状态。

1.4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

1.5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不同时间点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同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麻醉前,P<0.05。如表1。

表1两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分析表(mPa.s)

3讨论

目前,结肠癌在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为恶性肿瘤类疾病,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手术则是本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术中的全麻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血液黏度等指标,为此,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一种最适的麻醉药物。七氟醚的刺激比较小,能够对平滑肌进行有效的松弛,且基本不会影响心率,但若麻醉过度,则容易引发全身痉挛的情况。丙泊酚为短效静脉麻醉药,能够促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但能抑制呼吸系统,并能在恢复期中引起头痛与恶心等不适感[4]。

此研究中,甲、乙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两组诱导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比麻醉前低,P<0.05。提示利用七氟醚或者丙泊酚对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黏度等指标,从而有助于减少其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江鹏,黄惠彬,邱柳基等.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12):1946-1947.

[2]宋晓华.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10):67-69.

[3]徐凤莲,邓芳,龙裔宁等.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中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3):240-242.

[4]冯冉冉,夏菊荣.七氟醚及丙泊酚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血栓风险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7):1288-1290.